海風漸歇,旗艦甲板上的燈火一盞盞熄了。沈知微將那塊拼合完整的黑布收回袖中,轉身走下船樓。裴硯跟在她身后,腳步沉穩(wěn)。
她沒有回艙,而是徑直走向碼頭。夜色里,百姓的歡呼聲已散,漁村重歸寧靜。一行人踏著石階上岸,馬車早已候在路邊。
“明日啟程回京?!迸岢庨_口,聲音不高。
沈知微點頭,“新政巡訪的事宜,不能再拖。”
三日后,帝后同返京城。城門未閉,百姓夾道而立。有人認出沈知微,便有孩童拍手唱起新編的童謠:“稅輕了,糧滿了,讀書看病不愁啦!”
裴硯聽見,腳步一頓。
他轉頭看去,幾個孩子圍在街角,手里拿著印著新政條文的紙片,一字一句地念。一個老婦坐在門檻上剝豆子,聽見也跟著笑起來:“這話真,去年我家二小子病了,去醫(yī)館抓藥,只收三文錢。”
沈知微站在原地,沒有說話。
次日清晨,她召集隨行的寒門官于偏殿議事。這些人皆是她一手提拔,出身低微,卻肯實干。她將《民生簿》副本分發(fā)下去,命他們即刻動身,奔赴各州縣公示新政實績。
“百姓不信空話?!彼f,“你們?nèi)?,不穿官服,不說官話。問他們糧價多少,田租幾成,孩子能不能上學堂。把這些記下來,帶回京?!?/p>
一名年輕官員起身抱拳:“娘娘放心,我們定如實回報。”
沈知微點頭,“去吧?!?/p>
五日后,裴硯換下龍袍,穿上青布長衫,帶著幾名侍衛(wèi)悄然出宮。沈知微隨行,一身素裙,發(fā)間仍簪那支舊玉簪。
他們先到城郊一處村落。天剛亮,農(nóng)人正挑水澆田。見陌生人來,起初都低頭避開。
沈知微讓隨行官員上前搭話。那人用本地口音問起今年收成,糧價幾何。一老農(nóng)放下扁擔,擦著汗說:“畝產(chǎn)比前年多兩斗,稅又減了三成,如今家里存了三個月的口糧?!?/p>
旁邊一婦人接話:“我男人前年摔傷腿,去官辦醫(yī)館治的,沒花一文錢。大夫還送了補藥。”
裴硯聽著,慢慢走近。
他看見一個瘦弱男孩蹲在屋檐下曬太陽,臉色蒼白,顯然是久病初愈。他走過去,蹲下身,輕聲問:“你會念那首歌謠嗎?”
男孩抬頭,怯怯地看著他,然后小聲背誦:“稅輕了,糧滿了,讀書看病不愁啦!”
周圍人哄笑鼓掌。
沈知微從袖中取出《民生簿》,翻到本縣頁碼,當眾核對減免明細。村民圍上來,指著上面的數(shù)字議論紛紛。
“這真是朝廷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