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大人既然疑慮重重,不如親自問問?!彼f,“就請當場質疑,看看她能否應對。”
殿內一下子安靜了。
禮部尚書站起來,捋了捋胡子:“我問你,《詩經》三百零五篇,哪一篇最可治國?”
林素衣答:“《關雎》?!?/p>
“為何?”
“因其首倡仁義,以正夫婦之倫,乃萬化之本。家齊而后國治,此周公所以作樂制禮也?!?/p>
尚書哼了一聲,又問:“那你說,《春秋》筆法,何為‘諱’?”
“諱者,非掩惡也,乃存大體、顧大局。如齊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雖有私德之失,史仍書其功。此即孔子所謂‘寬猛相濟’?!?/p>
尚書沒再問下去。
另一個大臣搶著開口:“你說你能理政,那你來說,今年春荒,該開倉還是不該開?”
“該開。”林素衣說,“但不能全開。應按戶登記,老弱病殘優(yōu)先,壯年勞力以工代賑。否則糧盡而民惰,災過反生亂?!?/p>
這話一出,幾位地方官都抬頭看了她一眼。
戶部侍郎冷笑:“你小小年紀,懂什么錢糧調度?”
沈知微第三次啟動系統(tǒng)。
那人心里正嘀咕:“這丫頭倒是背了幾句條文,真讓她管事,三天就得亂套?!?/p>
她緩緩站起身,走到欄前。
“諸位總覺得女子讀書是虛事,可你們有沒有想過,天下多少百姓讀不起書?寒門子弟尚且被拒于門外,何況女子?”
她頓了頓。
“可就是這些人,能在冬日無炭的情況下通宵苦讀;能徒步百里求學三次被拒而不退;能在破屋漏雨時寫下‘為民請命’四個字?!?/p>
她看向林素衣。
“你說,若有人當面笑你,女子何必讀書?你怎么回答?”
林素衣抬起頭,目光掃過全場。
“為了不辜負天地給我的靈性,不糟蹋父母養(yǎng)我的心血,更為了讓天下苦難之人,有一句話可以說,有一條路可以走?!?/p>
大殿里沒人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