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急訊的密報剛送走,沈知微沒合眼。天邊剛泛白,她便起身梳洗,換了朝服入宮。
勤政殿外,百官已列隊等候。她站在偏殿簾后,聽見裴硯的聲音從殿內(nèi)傳出,沉穩(wěn)有力。
“致仕官員,皆為朝廷舊臣。退而不休,可歸鄉(xiāng)設(shè)館,授經(jīng)講禮,教化一方。”
圣旨宣讀完畢,群臣低頭應(yīng)是。這道《返鄉(xiāng)授業(yè)詔》來得突然,卻沒人敢質(zhì)疑。前有寒門入閣,后有災(zāi)情徹查,如今又推文教新政,帝王與皇后聯(lián)手施政,步步緊逼,不容喘息。
沈知微掀簾步入殿中,立于鳳座旁。她沒說話,只輕輕點頭。裴硯看了她一眼,目光短暫交匯,隨即收回。
退朝后,她回鳳儀殿翻閱各地奏報。江南、荊楚、嶺南三地接連上報民間私塾異動。有先生夜聚村童,不講《論語》,不授《孝經(jīng)》,反倒說什么“貴賤非天定,命由心轉(zhuǎn)”。
她放下折子,召來心腹女官。
“你扮作農(nóng)戶家眷,去城西那處私塾看看。帶個孩子,說是來求學的。”
女官領(lǐng)命而去。她在殿中靜坐,指尖輕叩案角,等消息。
兩個時辰后,女官歸來,低聲稟報:“那先生自稱‘玄淵’,授課時閉門焚香,言辭怪異。說當今朝廷壓制民心,唯有覺醒者才能破局。”
沈知微閉了閉眼,默念:啟用能力。
【是否啟用能力?】機械音在腦中響起。
她答:是。
三秒靜止。
下一瞬,她聽見——
【世人愚昧,正好灌輸吾派真言,待人心潰散,便是改天換日之時】
她睜眼,眸光冷了下來。
不是誤傳,不是偏執(zhí),是蓄意煽動。借講學之名,行亂政之實。
她提筆寫了一份密折,將系統(tǒng)所錄心聲改寫成“密探親耳所聞”,附上各地私塾異常記錄,加蓋鳳印,命人速送御書房。
半個時辰后,內(nèi)侍回報:陛下已閱,召您即刻相見。
她起身,穿過長廊,踏入御書房。
裴硯坐在案前,手中正拿著那份密折。他抬頭看她,臉色陰沉。
“這些私塾,打著教書名義,竟敢蠱惑百姓?”
“不止一處?!彼f,“我查過,近三個月,已有十七處未備案私塾在民間開課。其中九處,主事者言行悖逆,恐與前朝余黨有關(guān)?!?/p>
裴硯站起身,在殿中踱步。片刻后,他停下,聲音低而重:“傳旨,凡未經(jīng)官府登記之私塾,一律查封。查實傳播悖逆言論者,以妖言惑眾罪論處,主犯押送大理寺,從者流放邊州?!?/p>
“同時,”他轉(zhuǎn)身看向她,“選派十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即日啟程返鄉(xiāng),設(shè)官學,授正統(tǒng)經(jīng)義。所需經(jīng)費,從戶部撥付?!?/p>
她點頭:“我已擬好首批名單,皆為清廉退仕之臣,學問扎實,品行端正?!?/p>
裴硯盯著她:“你動作很快?!?/p>
“這事不能拖?!彼f,“政策剛推,若讓歪理趁虛而入,百姓分不清真假,只會以為朝廷教的是假,私塾講的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