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亮,沈知微就起身了。她沒戴那支白玉簪,換上了九鳳銜珠冠,衣襟端正,裙擺垂落無聲。
宮人低頭捧來朝服,她抬手整理領(lǐng)口,動作很穩(wěn)。
昨夜她燒了那張紙,火光映在臉上,沒有再看第二眼。今天要去太極殿,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以后。
裴硯已經(jīng)在殿前等著。他站在丹陛之下,玄色龍袍襯得身形挺拔。見她來了,只點頭,沒說話。兩人并肩走上臺階,百官已在下方列隊。
內(nèi)侍捧出錦盒,打開后露出一塊青玉薄片。紋路像是星河流動,又像水波蕩漾。沒人知道這是什么,但都明白它很重要。
裴硯拿起玉片,聲音清晰:“此物伴皇后十載,助她識奸佞、破陰謀、安社稷。如今天下已定,民心歸附,非因奇器,而在德行。”
他說完,親手將玉片投入銅爐。
火焰猛地躥起,帶著一股熱氣沖向空中。玉片在火中微微發(fā)亮,幾息之后,化為灰燼。
百官靜立,無人出聲。
裴硯轉(zhuǎn)身面對群臣:“自今日起,太子繼統(tǒng)之序,不再由朕獨斷?;屎笥B(yǎng)儲君,通曉政局,有權(quán)參與定策。若諸子有爭,可依賢能、德行、民望三者裁定,并昭告天下?!?/p>
話音落下,仍是一片寂靜。
一位老御史顫巍巍走出隊列,拱手道:“陛下此舉,破千古之例。然皇后十年理政,寬刑省賦,興學(xué)賑災(zāi),百姓稱頌。今以賢傳位,非私后族,實利蒼生。老臣……支持?!?/p>
他話音未落,另一名官員上前一步:“臣出身寒門,蒙皇后推女子科舉之策,方得入朝。今日見陛下立制護(hù)正道,豈敢不從?”
接著又有幾人出列,皆是近年提拔的年輕官員。他們說得不多,但句句清楚。
“臣愿遵圣旨。”
“臣附議?!?/p>
“臣無異議?!?/p>
聲音漸漸連成一片。到最后,滿殿文武齊聲道:“愿遵圣旨,永以為訓(xùn)!”
聲浪震動屋梁,檐角銅鈴輕響。
典禮結(jié)束,百官退去。裴硯與沈知微沒有回宮,而是留在太極殿高階上。陽光灑下來,照出長長的影子,兩人的影子挨得很近。
裴硯看著遠(yuǎn)處紫宸門方向,忽然開口:“你昨天說,不必再問我是否聽見什么。我想告訴你——這些年,我一直在等一個人,不用手段,也能讓我心甘愿交出天下。”
沈知微望著書院那邊。清晨的風(fēng)送來朗讀聲,幾個少女正在背誦《治國策》。
“我不是要你的天下?!彼f,“我是想讓這天下,值得我們交給孩子?!?/p>
裴硯點頭:“所以今天不是結(jié)束,是開始?!?/p>
她轉(zhuǎn)頭看他一眼,目光平靜。他伸手握住她的手,掌心干燥而有力。
這時,一名小太監(jiān)匆匆跑來,在臺階下停住,喘著氣說:“啟稟陛下,太子在東宮練字時打翻硯臺,墨汁濺到了《宗法錄》上。”
裴硯皺眉:“他怎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