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后一位猶豫不決的前御史大夫周崇禮。他曾彈劾貪官無數(shù),卻一直推脫年老體衰,不肯下鄉(xiāng)。
沈知微翻開他的檔案,目光落在其獨子身上——三年前科舉舞弊案被除名,至今未復。
她提起朱筆,在批注欄寫下:“其子案情待復核,若父愿執(zhí)教滿三年,可申請重審?!?/p>
筆尖頓住,又添一句:“另,其家鄉(xiāng)學堂缺講席,已有多名孩童候學三月?!?/p>
合上卷宗,她靠在椅背上,閉了閉眼。
這一天終于有了些模樣。
裴硯派人來問她是否回寢宮歇息,她搖頭,“再等等。”
她還有事要做。
全國設塾的規(guī)劃圖攤在桌上,紅筆標出已響應的州縣,密密麻麻連成片。她拿起筆,準備標注第二批重點推進區(qū)域。
毛筆剛沾墨,窗外傳來一陣急促腳步聲。
內侍沖進來,手里拿著一封加急文書。
“嶺南急報!”他聲音發(fā)緊,“曲江書院建成當日,三百學子冒雨前來報名,地方官倉促應對,糧米不足,請求支援!”
沈知微猛地站起身。
她盯著那行字,呼吸微微一頓。
然后快步走到墻邊,取下懸掛的全國輿圖。
她的手指順著河流南下,停在嶺南一帶。
那里原本是偏遠之地,如今卻被紅點點亮。
她抓起朱筆,在曲江位置重重畫了個圈。
“傳令戶部,立即調撥三個月口糧送往嶺南?!彼f,“再派二十名助教使,優(yōu)先補足南方缺口?!?/p>
內侍領命而去。
沈知微站在地圖前,一手握著筆,一手按在圖上。
燭光映在她臉上,照出一道清晰的輪廓。
她的指節(jié)因用力而泛白,筆尖的墨滴落在“曲江”二字上,緩緩暈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