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禁令頒下的第三日,沈知微正在鳳儀宮批閱鹽政折子。窗外風聲緊,檐下銅鈴輕響,她擱下筆,指尖在賬冊邊緣頓了頓。
裴硯推門進來時,手中握著一封黃綢封口的奏本。他沒說話,只是將那本子放在她案前。封皮上壓著宗室印鑒,字跡蒼勁——《諫止立太孫疏》。
沈知微掃了一眼署名,冷笑一聲:“外敵剛退,他們就坐不住了?!?/p>
裴硯站在窗邊,目光落在遠處東宮方向:“三省鹽稅積年不清,戶部拖著不報。他們說太孫年幼,不堪承繼大統(tǒng)。若真如此,這江山將來交到誰手里?”
“那就讓他試試。”沈知微翻開折子,抽出一頁空白紙,“明日早朝,請陛下召皇太孫入殿,命其審理鹽稅案?!?/p>
裴硯回頭看了她一眼:“五歲的孩子,能看懂什么?”
“我看中的不是他能不能看懂?!彼а郏笆怯袥]有人敢當著他面做假賬?!?/p>
次日清晨,宣政殿內(nèi)群臣列班?;侍珜O由乳母領(lǐng)著走入大殿,身穿青緞小蟒袍,腳步平穩(wěn),眉眼沉靜。他走到御前跪拜,聲音清亮:“孫兒參見皇祖?!?/p>
裴硯點頭,示意起身。沈知微坐在側(cè)席簾后,手指輕輕敲了敲桌面。
戶部尚書出列,捧上一本厚厚的賬冊:“此為浙東、淮南、川西三地去年鹽引收支總錄,請?zhí)珜O過目?!?/p>
老尚書低頭時,眼角微不可察地掠過一絲冷笑。那賬冊是特制的——頁序錯亂,數(shù)字涂改,連印信都用了褪色朱砂,專等孩童翻看時出丑。
皇太孫接過賬冊,沒有立刻翻動。他先將冊子平放在膝上,雙手撫平封面褶皺,才一頁頁翻開。
大殿安靜得落針可聞。
忽然,他抬頭,看向戶部尚書:“大人,浙東鹽引登記多出三十萬斤,為何倉廩實錄反而少了十七萬?”
滿殿一震。
戶部尚書臉色微變,強笑道:“許是記差了……或是轉(zhuǎn)運途中損耗?!?/p>
“損耗不該倒掛?!被侍珜O繼續(xù)翻頁,“而且,這三省鹽價每月浮動不同,但賬上記錄的價格卻完全一致。若非人為統(tǒng)一填寫,便是抄錄時未核對原檔?!?/p>
裴硯目光漸凝。
沈知微悄然閉眼,心中默念:“心鏡系統(tǒng),啟用?!?/p>
機械音在腦中響起:“使用次數(shù)+1,冷卻開始計時?!?/p>
她視線掃過那位遞賬的老吏。三秒內(nèi)心浮現(xiàn)——“糟了,這孩子怎么看得出來……莫非真是天授?”
她睜開眼,不動聲色。
裴硯開口:“傳三省原始底檔?!?/p>
一刻鐘后,內(nèi)侍捧來三只木匣。打開一看,每一份原檔都有地方官押印和騎縫章,與眼前這本明顯不符。
皇太孫指著其中一行:“這里寫‘川西本月售鹽四萬八千斤’,可底下簽字的倉官名字,卻是上個月已調(diào)任京畿的李崇安。此人半年前就離任了,如何還能在此處簽押?”
戶部尚書額角滲汗:“這……或許是筆誤?!?/p>
“不是筆誤?!被侍珜O合上賬冊,抬頭直視眾人,“有人故意造偽賬,想讓我看不懂,然后說我無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