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出口,殿內(nèi)略靜了一瞬。
沈知微放下酒杯,起身。
她看向說話之人,是西戎的小邦使臣,臉上帶著笑意,眼里卻藏著試探。
“變革非為標新,實為民生?!彼f,“去歲江南無饑民,因商路通;嶺南少疫病,因醫(yī)館立;寒門子弟登朝堂,因科舉公。諸位若愿查訪民間,自可見真章?!?/p>
那人嘴角微動,沒再開口。
裴硯抬手,命內(nèi)侍取來一幅長卷。
畫卷徐徐展開,全場皆驚。
畫中江河縱橫,田畝整齊,市集人流如織。女子在學(xué)堂授課,孩童圍坐聽講;碼頭船只裝卸貨物,商販吆喝聲仿佛可聞。遠處山林間修著水渠,農(nóng)夫引水入田。
這是《萬民安居圖》,由畫院歷時半年繪就,記錄新政推行以來各地景象。
沈知微接過筆,蘸墨。
她在卷末空白處添上一筆遠山,線條平緩綿延。隨后寫下四個字:長治久安。
筆鋒收住那一刻,殿中無人言語。
各國使節(jié)陸續(xù)起身,躬身行禮。
禮畢,眾人陸續(xù)退場。鴻臚卿快步上前,在她耳邊低語:“東瀛使團求見皇后,欲問‘商籍入仕’細則?!?/p>
沈知微搖頭:“本宮與陛下共理朝政,一切國策,明日早朝皆可聞。”
裴硯站在階前,聽見了這句話。
等最后一名使臣退出太極殿,他轉(zhuǎn)頭看她。
“今日所見,正是我們一路走來的證明。”他說。
她點頭,目光落在遠處宮燈上。那一盞盞燈火連成線,從太極殿一直延伸到皇城門口,像一條流動的光河。
兩人并肩站著,誰也沒動。
片刻后,內(nèi)侍捧來明日早朝的名錄。
沈知微接過,翻開第一頁。
上面寫著第一位奏事官員的名字——戶部主事陳明遠,正是昨日參與商籍特科議定的人選之一。
她正要細看,偏殿傳來腳步聲。
一名女官宣讀名單:“奉旨,首批寒門聯(lián)姻人選已核定,共計十對,將于三日后公示?!?/p>
沈知微合上名錄,遞給身邊宮人:“送去禮部,加蓋鳳印?!?/p>
裴硯看了她一眼:“你還記得那個工部主事嗎?張尚書的女兒去年拒了他的親事?!?/p>
她想起朝會上那句反問,輕輕點頭。
“現(xiàn)在他已被提為郎中,張家托人遞了話,說愿重議婚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