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停在宮門前,沈知微扶著腰下了車。風從長廊盡頭吹來,拂過她的裙角。她沒有回寢殿,而是徑直走向御書房。
門未關嚴,一道縫隙透出燭光。她推門進去時,裴硯正站在桌前,手里拿著一卷宗室名冊。他抬頭看了她一眼,目光落在她小腹上片刻,又移開。
“剛從西巷回來?!彼f,“那個孩子醒了?!?/p>
裴硯點點頭,沒說話。他把名冊放在桌上,指尖停在一個名字上——皇太孫。
沈知微走近幾步,看著那行字。“百姓能活下來,是因為有人肯管;江山能穩(wěn),是因為有人看得夠遠?!?/p>
裴硯抬眼望她。
她聲音很輕:“你是不是一直在想這件事?”
他沉默了一會兒,說:“太子年幼時幾次遇險,若無明確后繼,將來難免再生紛爭?!?/p>
她點頭?!傲⑻珜O,不是為私情,是為定人心?!?/p>
裴硯轉身走到案前,提筆蘸朱砂,在紙上寫下幾字。內侍接過詔書,立刻去司禮監(jiān)傳令。
次日清晨,金鑾殿前鐘鼓齊鳴。
百官按品級列班而立,文東武西,鴉雀無聲。太子牽著一個孩童走上大殿。那孩子穿一身明黃錦袍,眉目清朗,腳步雖小卻穩(wěn)。
沈知微站在裴硯身側,看著那孩子跪下行禮。她腦中忽然響起機械音——【冷卻完畢】。
她閉眼三息,再睜眼時已聽見孩童內心的聲音:阿爹說,要背好書,將來保護祖母和小姑姑。
她心頭一動,手指微微蜷了一下。
裴硯從案上拿起一卷竹簡,遞到孩子面前?!敖袢帐谀恪兜弁醪摺?,可愿當眾誦讀開篇?”
孩子雙手接過,站直身子,清聲念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p>
聲音不大,卻清晰傳遍整個大殿。群臣皆屏息,有人眼角微顫。
沈知微悄然啟動心鏡系統(tǒng),掃視朝堂。
一位老臣低頭想著:三歲孩童竟能記全句,不簡單……可惜我孫兒未得此機緣。
另一人心里閃過一絲不甘:太子尚未展露才干,其子便已立儲,是否太早?但隨即壓下念頭,垂首不語。
多數(shù)人心中只有驚嘆與信服。
她收回視線,看向裴硯,輕輕點頭。
裴硯牽起孩子的手,面向百官?!半蘖⑻?,以固國本;今立太孫,非因私愛,實為昭示天下——我大周法統(tǒng)有序,代代相承,奸佞勿妄動念?!?/p>
話音落下,百官齊刷刷跪地。
“太孫聰慧,大周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