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睜眼,再閉。
第三人——兵部老尚書。
內(nèi)心低語:“讓新政崩于民意,才能逼陛下收回成命?!?/p>
沈知微睜開眼,眼神沉了下來。
這三人不是為了朝廷,也不是為了百姓。他們在等,等世家把財產(chǎn)藏好,等外援到位,等局勢反轉(zhuǎn)。
她往前走了一步,聲音平穩(wěn):“陛下,臣妾有一言?!?/p>
裴硯看她:“講。”
“這三位大人所憂,看似為民為國,實則皆可破解。”她說,“所謂‘民變’,不過是豪強煽動;所謂‘軍需受影響’,更是無稽之談——賦稅重評并未削減總額,只是清查隱瞞之產(chǎn),補足虧空罷了?!?/p>
禮部侍郎皺眉:“貴妃此言,未免武斷?!?/p>
“是不是武斷,”沈知微笑了一下,“問問你們心里就知道了?!?/p>
殿內(nèi)一靜。
戶部左丞臉色微變。
她繼續(xù)說:“有些人嘴上說著祖制不可違,心里卻盤算著如何幫世家轉(zhuǎn)移田產(chǎn);有些人聲稱擔(dān)憂軍餉,實則等著某位王爺許諾的官職落袋為安?!?/p>
兵部老尚書猛地抬頭:“你血口噴人!”
“我沒有證據(jù)?”沈知微看著他,“你說新政會引發(fā)民變,那你可敢立軍令狀?若試點兩州三年內(nèi)民生未升反降,你自愿辭官歸鄉(xiāng)?”
老尚書愣住。
她轉(zhuǎn)頭看向另兩人:“你們也一樣。若真為國計民生考慮,為何不敢承諾?反倒一心阻撓,連試行都不肯?”
沒人接話。
裴硯坐在上方,目光冷峻。
沈知微趁勢提出:“不如擇兩州為試點,三年為期。選一處富庶之地,一處貧瘠之州,由朝廷派員督辦。若成效顯著,則全國推行;若無效,廢止不遲?!?/p>
這話一出,不少中立官員開始點頭。
寒門新貴中有人小聲說:“這是給機會證明啊……”
裴硯終于開口:“準(zhǔn)奏?!?/p>
他看向沈知微:“此事由你監(jiān)政,督辦試點事宜。人選、州府,三日內(nèi)報來。”
“臣妾領(lǐng)旨?!彼皖^應(yīng)下。
禮部侍郎還想說什么,張了張嘴,終究沒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