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硯放下手中的邊關(guān)急報,目光掃過政事堂內(nèi)列席的重臣。沈知微站在東側(cè)簾后,指尖輕輕搭在案上那份尚未展開的諜網(wǎng)密折邊緣。她剛收到消息,北狄使者已在宮門外候旨,言辭激烈,指朝廷單方面斷商路,要求立即開海通貿(mào)。
殿門開啟,北狄使者大步踏入,身后隨從抬著一只漆木箱。他將箱子重重砸在殿心,掀開蓋子,露出幾塊燒焦的船板和半截斷裂的桅桿殘片。
“大周毀約封海,致我北狄商隊三船盡毀,貨物流失,死傷數(shù)十人!”他聲音洪亮,字字咬重,“若不賠償損失,開放航道,盟約即廢!”
群臣騷動。幾位老臣exchangedglances,有人低聲議論“閉海恐失外邦之心”。
沈知微未動。她閉了閉眼,心中默念:“心鏡系統(tǒng),啟用。”
機械音在腦中響起:“使用次數(shù)+1,冷卻開始計時?!?/p>
她睜開眼,視線落在那使者臉上。三秒內(nèi)心聲浮現(xiàn)——“再逼一步,他們?nèi)舨蛔專妥寲|海再起兩場火,把賬算到南洋海盜頭上?!?/p>
她眸光一沉,轉(zhuǎn)身取來昨夜遞進宮的密報與賬冊副本。那是東南水師截獲的一艘偽裝商船所繳之物,上面清清楚楚記著北狄邊軍如何收銀分贓、劫掠大周民船的全過程。
待使者說完,她緩步出簾,聲音不高,卻穿透整個大殿:“貴使說我國毀約,可曾查實,究竟是誰先動的手?”
北狄使者皺眉:“你們無故封海,斷我生路,還問誰先動手?”
沈知微不答,只對內(nèi)侍道:“呈上來?!?/p>
內(nèi)侍捧著賬冊走上前,當眾翻開。第一頁便是三年來十七郡遭劫船只名錄,每一條都標注了時間、地點、貨物種類,以及事后流向北狄某營帳的銀錢數(shù)目。第二頁是口供畫押,第三頁是繳獲的北狄軍令印信拓片。
她走到使者面前,指著其中一行:“去年九月,臺州商船‘順風七號’滿載絲綢瓷器出海,途中被劫。船主幸存,認出劫匪佩刀為北狄制式。而你國邊軍將領(lǐng)赫連圖,次日便向戶部小吏行賄三十兩白銀,請求銷毀過往通關(guān)記錄?!?/p>
使者臉色微變,強辯道:“這……這是偽造!我們從未授意劫掠!”
“是不是偽造,可以查?!鄙蛑⒄Z氣平靜,“你剛才說有三船被毀?可據(jù)我水師巡查,近三個月并無北狄商船進入我領(lǐng)海。倒是上月二十三,有一艘掛白帆黑旗的快船,在溫州外島縱火焚燒民船兩艘,事后逃往北狄方向。船上搜出的火油罐,刻有貴國工坊編號?!?/p>
她頓了頓:“你們先動的手。我們才封海自保。如今倒打一耙,是要逼我們繼續(xù)任人宰割嗎?”
滿殿寂靜。
裴硯緩緩起身,看向北狄使者:“證據(jù)在此,爾等若再以商旅為名行劫掠之事,水師見船即擊,不必再奏。”
使者嘴唇顫抖,還想開口,卻被沈知微打斷:“不止如此。這些年來,你們借通商之名,暗中收購鐵器、硫磺、硝石,數(shù)量遠超民用所需。是想造兵器,還是另有圖謀?”
他猛地抬頭:“你胡說!這些都是普通貨物!”
“普通?”沈知微冷笑,“五十車粗鹽里夾帶二十噸精煉硫磺,三百匹棉布下壓著五百斤火繩槍管模具——這也叫普通?”
她轉(zhuǎn)向裴硯:“陛下,臣請即日起,全面加強海禁。凡未經(jīng)許可進出海域者,一律視為敵船處置。沿海設(shè)哨樓,水師晝夜巡防,違令者,格殺勿論?!?/p>
裴硯點頭:“準?!?/p>
北狄使者臉色鐵青,手中權(quán)杖重重頓地:“你們這是宣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