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隊(duì)官員命人將孩童逐一抱下,清點(diǎn)人數(shù)。趕車人跪地求饒,供出主犯藏身處——城南破廟旁的一處廢宅。
天未亮,禁軍破門而入。宅中搜出賬本一本,記錄近兩個月拐賣幼童四十三名,買家分布七州。主犯當(dāng)場被捕,供認(rèn)從貧戶手中以每名五十至百兩銀子收購孩童,再轉(zhuǎn)賣至戲班、富戶為奴,或充作“沖喜童”騙財(cái)。
沈知微得知消息時,正在宮中批閱戶部奏章。她放下筆,命人將賬本呈上。一頁頁翻過,名字、年齡、價格、去向,寫得清楚。她在“買家”一欄看到幾個熟悉的姓氏,皆為京城富商。
三日后,育嬰堂前廣場。
百姓圍聚,議論紛紛。沈知微立于高臺,身后是重新修繕的堂屋,窗明幾凈,嬰孩啼聲清亮。二十名被救孩童坐在臺下,裹著新衣,捧著熱粥。
她抬手,人群安靜。
“這些人販,專挑貧苦人家下手,哄騙父母簽下字據(jù),說‘代為撫養(yǎng)’,實(shí)則轉(zhuǎn)手賣出。有的孩子被涂灰扮病,有的被剪耳做記,只為方便辨認(rèn)貨物?!彼D了頓,“他們眼里,孩子不是骨肉,是銀子?!?/p>
臺下有人抽泣。
她繼續(xù)道:“《大周律》明文規(guī)定,拐賣三名以上者,斬。家產(chǎn)抄沒,妻兒流放三千里。今日,主犯押赴刑場,即刻行刑。其余從犯,依律發(fā)配邊疆?!?/p>
話音落,禁軍押著主犯過街。那人渾身發(fā)抖,頭不敢抬。百姓起初沉默,待見那些瘦弱孩童抬頭張望的模樣,忽然爆發(fā)出喊聲。
“殺得好!”
“我侄子去年丟了,就是這伙人干的!”
一位老農(nóng)撲通跪下,額頭磕在地上:“娘娘救了咱娃的命啊!”
沈知微未動,只微微頷首。
日頭升高,她走下高臺,步入育嬰堂。屋內(nèi)已添新床,乳母們忙著喂奶換尿布。她走到一名小女孩身邊,孩子正抓著布娃娃,咧嘴笑。她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頭。
老嬤嬤跟上來,聲音哽咽:“今早又有三家送來米面雞蛋,說是謝您救了孩子。還有兩個穩(wěn)婆自愿留下,不要工錢。”
沈知微點(diǎn)頭:“記下他們的名字,每人賞銀二兩,米一石?!?/p>
她走出門,陽光照在臉上。一輛馬車停在街口,戶部官員已在等候。
她邁步向前,腳步未停。
喜歡讀心皇后:庶女逆襲鳳鳴九天請大家收藏:()讀心皇后:庶女逆襲鳳鳴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