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兒點頭:“謝陛下。”
她抱起賬冊離開時,有人低聲說:“撐不過一夜?!?/p>
沈知微回身看了那人一眼。她沒用系統(tǒng),也知道他在想什么。
第一夜,昭陽殿燈火未熄。宮人來回遞消息:李婉兒在偏閣設(shè)案,一碗粥都沒喝,一直在核數(shù)。
第二日清晨,戶部派人去查進(jìn)度,回來的人說:“她在查去年冬月的糧倉出入記錄,已經(jīng)標(biāo)出三處重復(fù)撥款?!?/p>
午后,她列出兩名退休佐吏的名字,說這兩人經(jīng)手的條目多處不符,疑似虛報冒領(lǐng)。
到了第三日黎明,她合上最后一本冊子,將一本紅封賬冊交給了監(jiān)考太監(jiān)。
早朝鐘聲響起時,她再次走入大殿。這次她換了官服,雖是特制的素色袍,但樣式與進(jìn)士無異。
她雙手捧冊,高舉過頭:“民女復(fù)核完畢,共計糾正錯項七十三處,追查可疑款項二十七筆,牽涉地方官吏九人,其中二人已退休,仍領(lǐng)虛俸?!?/p>
裴硯接過賬冊,翻開第一頁,對照原檔。再翻第二頁,第三頁……一直翻到第十頁,眉頭越皺越緊。
他抬頭問戶部尚書:“去年報上來的總數(shù),為何與此不符?”
尚書額頭出汗:“這……可能是……抄錄時有誤……”
“不是抄錄?!崩钔駜洪_口,“是有人故意合并條目,掩蓋超支。比如蘇州府上報修橋銀三千兩,實際支出四千二百兩,多出的一千二百兩拆成二十個小項,分散在其他名目下?!?/p>
殿內(nèi)一片寂靜。
裴硯又問:“你說的那兩個退休佐吏,證據(jù)在哪?”
“在第十六頁附錄?!彼f,“他們簽字的領(lǐng)銀單,用的是不同年份的印泥顏色,且筆跡比對顯示,后期多為代簽。另外,他們家中近年添置田產(chǎn),遠(yuǎn)超俸祿所能負(fù)擔(dān)?!?/p>
裴硯合上賬冊,看向那個曾放話要辭官的老臣:“你,可愿踐諾?”
老臣臉色發(fā)灰,撲通跪下:“老臣……妄言……請陛下恕罪!”
“不必辭官?!迸岢幝曇衾洌暗珡拇瞬坏脜⑴c選官議政?!?/p>
他站起身,環(huán)視群臣:“李婉兒,年十五,寒門孤女,三日理清巨賬,無一錯漏。此才,不如你們口中所謂‘正統(tǒng)’?”
無人應(yīng)答。
“賜‘才女’匾額。”他下令,“授翰林院修撰職,俸祿同進(jìn)士出身。自今日起,女子科舉列為定制,凡有才者,不論男女,皆可應(yīng)試入仕?!?/p>
鐘鼓聲響起。
百官俯首稱是。
沈知微站在階前,看著李婉兒接過圣旨。那女孩的手有點抖,但背脊挺得很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