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他們帶來了三匹汗血寶馬。
馬通體赤紅,鬃毛如焰,四蹄踏地時發(fā)出沉悶聲響。百名鐵騎護(hù)送入城,沿街百姓紛紛駐足觀看。
沈知微立于宮門高臺,看著馬隊緩緩行來。
裴硯站在她身旁:“這是賠禮,也是服軟的信號。”
“他們不得不服?!彼f,“偽書敗露,密信被截,內(nèi)應(yīng)斷絕。再不低頭,就是自取滅亡?!?/p>
“你早算到了?!?/p>
“我只是知道,人總會犯錯。他們以為改幾個字就能騙過天下,卻忘了規(guī)矩是死的,人心是活的。”
裴硯沉默片刻:“下一步,你要做什么?”
“等?!彼f,“等三城的消息。只要第一批守軍撤出,邊患就算平了?!?/p>
話音剛落,一名邊軍斥候飛馬入城,直奔宮門。
他翻身下馬,單膝跪地:“啟稟陛下,皇后!朔云關(guān)守軍昨夜開始撤離,北狄插旗已降,我軍前鋒已進(jìn)駐關(guān)內(nèi)!”
臺下將士齊聲喝彩。
沈知微望著遠(yuǎn)方,嘴角微微抬起。
“第一座城,回來了。”
裴硯下令:“將三匹汗血馬賜予邊軍三大營主將。昭告全軍——此非貢品,乃收復(fù)失地之兆。”
旨意傳下,萬眾歡騰。
***
又過了五日,臨河、雁口兩城相繼傳來捷報。
北狄守軍有序撤離,未起沖突。大周軍隊順利接管,邊境百姓開城相迎。
朝會上,兵部尚書當(dāng)眾宣讀捷報:“三城歸還,邊界重定。邊民安堵,商路暢通。北狄再無南侵借口?!?/p>
群臣紛紛稱賀。
有老臣感慨:“自先帝以來,三城失陷近二十載。今日一朝收復(fù),實乃天佑大周?!?/p>
沈知微坐在側(cè)位,神情平靜。
禮部尚書問道:“娘娘智謀冠絕古今,此番破偽書、截密信、反索三城,一氣呵成。不知今后,北狄可還會再來求和?”
“會。”她說,“但他們不會再用假文書了。因為知道,騙不過。”
“那若是真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