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微放下筆,站起身。
“哪個司的?”
“屯田司主事,姓趙?!?/p>
她冷笑一聲:“上次克扣軍糧的事還沒查清,現(xiàn)在又來壓新人?”
轉身取出一塊銅牌:“傳我令,屯田司即日起停職待查。所有經手文書封存,交大理寺復核?!?/p>
女官領命而去。
不到半個時辰,圖紙送回翰林院。那位主事跪在宮門外請罪。
沈知微沒見他。
她只讓人帶話:“今后凡阻撓新政者,不論職位高低,一律查辦。我不在乎你是誰家子弟,我在乎的是,有沒有人在踏踏實實做事。”
消息傳開,朝中風氣悄然變化。
第三日,京郊一處試驗田傳來喜訊:按照《農政全書》中的方法施肥灌溉,稻穗比往年粗壯許多,預計畝產可增兩斗以上。
百姓奔走相告。
街頭茶肆里有人說:“原來女子也能寫出救民的書?!?/p>
也有人說:“咱們的女兒要是也能讀書考官,以后日子就有盼頭了?!?/p>
沈知微聽女官匯報這些話時,正在看一封密折。
上面寫著:南方三州已有私塾開始招收女童,家長自愿湊錢請先生授課。
她合上折子,望向窗外。
陽光灑在宮墻上,暖而不烈。
她喚來近侍:“擬一道諭令,凡開設女子學堂之地,官府可酌情補貼燈油筆墨。另,明年女子科舉擴招一百名額?!?/p>
近侍記下。
她低頭繼續(xù)批閱公文,指尖劃過紙面,發(fā)出輕微響聲。
這時,門外腳步聲急促。
一名女官幾乎是沖了進來:“娘娘!翰林院出事了!有人往王大人的書房扔了石頭,窗紙砸破了,桌上還留了一張紙條——‘識相的就滾回鄉(xiāng)下繡花’!”
沈知微抬起頭,臉上的平靜沒有碎,反而更沉。
她慢慢站起身,聲音不高:
“查是誰干的。找到之后,讓他當著全城百姓的面,把那句話念十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