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沒回頭,只輕輕點頭。
系統(tǒng)提示音在腦中響起:“檢測到兩名目標心聲,恐懼值達峰值。十年內無戰(zhàn)意?!?/p>
她終于露出一絲笑意。
不是得意,也不是嘲諷,而是一種塵埃落定的平靜。
她抬手,緩緩抽出龍淵劍。
劍鋒指向天際,陽光落在刃上,反射出一道刺目光線。
“傳令下去?!彼f,“即日起,沿海各州加強巡查,水師輪值守備,不得松懈。另,所有歸降士兵登記造冊,按律安置,不得欺壓?!?/p>
“是!”一名將領抱拳領命,飛奔下城。
她收劍入鞘,依舊立于城樓。
遠處,幾匹快馬疾馳而來,揚起煙塵。馬上之人穿著驛卒服色,顯然是從邊境趕回的信使。
她目光掃過他們,未動。
其中一人沖到城樓下,翻身下馬,大聲喊道:“啟稟皇后娘娘!東瀛遣使求見,稱愿重開互市,獻歲貢三十船絲綢、鐵器!”
另一人接著報:“北狄也派特使,送來戰(zhàn)馬五千匹,說是‘敬獻大周天威’!”
城樓上一片騷動。
沈知微聽著,臉上沒有太多表情。
她只問了一句:“他們提條件了嗎?”
驛卒低頭:“東瀛要求減免關稅三成,北狄希望開放雁門關常年通商?!?/p>
她冷笑一聲。
“告訴他們,貢品照收,但互市條款由我朝擬定。若想通商,須簽《永和約》,承諾十年內不得聚兵邊境,違者斷市五年,且需加倍賠償?!?/p>
傳令官記下,立刻去辦。
她重新望向遠方。
天邊云層翻涌,陽光穿破縫隙,灑在城墻之上。她的影子拉得很長,覆蓋在磚石之間。
城樓下,百姓還在議論紛紛。有人說皇后持劍太兇,有人說這是國運昌盛之兆。更多的人,則默默注視著那個站在高處的身影。
不知過了多久,一名內侍匆匆登上城樓,低聲稟報:“陛下請您回宮議事。”
她點頭,轉身走下臺階。
回到宮中,裴硯正在乾清宮批閱奏章。聽見腳步聲,他抬頭看她一眼。
“劍可還順手?”
“很順手?!彼穑氨任蚁氲囊p?!?/p>
裴硯放下筆,起身走到她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