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終于出現(xiàn)了。
在金靈術后面,原本的0變成了1。
這是不是也意味著,只要自己把金靈術練足100遍,那金靈術就可以晉級。
在原身的記憶中,法術和符箓,雖然是兩種施法方式,但施法的效果,在本質上卻是一樣的。
同樣一個金靈術,自己掐訣、念咒用出的,和打出一張金靈符,效果是一樣的。
區(qū)別在于,符箓激活快,但要提前準備好符箓。
而施法要想快,就得非常熟練,還得有抗干擾的心境,不然容易被打斷。
同時,符箓并不消耗自身的靈力,而施展法術,卻是靠丹田中的靈力支撐的。
這也是很多修士,為什么都會常備一些符箓在身的原因。
但如果你能將一門法術,等級練到很高,那這個法術的威力也會成倍加強。
而要想制出,這種等階較高的符箓,一般的符紙可不行,各類成本一增加,那價格就能勸退無數(shù)修士。
在原身的記憶中,術法等級分了很多階,他所能了解到的,只有前四階。
分別為,初識、窺知、握固、掌控。
現(xiàn)在自己五行本源靈術算是入門了,按境界來算,應該就是一階初識境,接下來就是感悟,加上巨量的練習,慢慢的往二階靠攏。
這個慢,估計就是猴年馬月啦!
但現(xiàn)在,如果熟練度拉滿100,自己就能突破到二階窺知境的話,那就發(fā)達啦!
要是后面的幾個術法等階,都能以這種方式達成,那自己真的想不起飛都不行!
要知道在原身的記憶中,師父黃崗,修了一輩子,也練了一輩子,甚至他的一輩子還比別人一輩子長不少,也沒見他,有將哪一門法術,練到三階握固境。
可想而知,術法等階的提升是有多難!
感覺丹田中的靈力,還能再使一個法術,趁著興頭兒還在,曾誠再次打出一發(fā)金靈術。
不過,這次并沒有成功。
早已撐不住的曾誠,也沒過多糾結,回到臥室倒頭就睡。
當再次醒來,曾誠的狀態(tài),比上次好了不少。
可能這就是為什么“睹物思人”,能成為一個人的情感支點吧。
有了那處虛幻空間,特別是當中的熟悉景象,讓曾誠有一種感覺,仿佛心中的牽掛,離得并不遙遠,這也算是一種心靈慰藉。
同樣一份大米飯外加青菜,解決掉腹中的饑餓。
這富含靈氣的食材,還就是抗餓。
再次回到修煉室,運起混靈訣,直到丹田中靈力回滿。
有過之前成功的經歷,僅僅搞了三遍,就再次將金靈術引入到虛幻空間當中。
而面板上,金靈術的后綴,也變成了,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