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讀書人而言,科舉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眼看著出人頭地之日就在眼前,卻是生生被推遲了,前途不明……
“嗯,如今京城怕也是亂的很,咱們且先安心在家里呆著,機會總會有的。”蘇巧自然知道喬軒心里的無奈,可如今木已成舟,結(jié)果并非他們可以改變的,蘇巧也只能輕聲安慰。
“我倒是還好,只是我有些擔(dān)心蘇大哥……”喬軒頷首點頭說出自己的擔(dān)憂。
“蘇大哥家里乃是侯府世家,扎根京都多年,蘇大哥瞧著也是會盤算的人,想必不會受太大影響?!碧K巧想了想,覺得久居京城的世家,想必是不會如此貿(mào)然的,更重要的是,他們也幫不了蘇云澈他們半分……
秋闈取消的事,在喬家引起一陣唏噓之后,漸漸被拋諸腦后。
倒是瑩白瓷在宜城的一場宴會上名聲大震,成了上流富商官宦人家的眼中的珍寶。
等到眾人終于打聽到的這東西來歷時,蘇巧已經(jīng)緊鑼密鼓的籌備好了人手。
最新一批的工人,是蘇巧拜托里正從村里選出來,年輕力壯且心靈手巧的男子。
這一批人主要負責(zé)加工成制作泥胚的泥漿,以及制坯等。
這些事都是繁瑣耗時,且有不涉及核心的,有了這些人的加入,瓷器廠的生產(chǎn)力能得到大大的提高。
而且蘇巧給的工錢十分誘人,每日還能有的一頓午飯可吃,帶油水的那種,村里人干活兒沒有不積極的,很是用心。
蘇巧接的第一筆訂單便是董家的,因著董旋風(fēng)的助力,讓瑩白瓷一鳴驚人,蘇巧承諾,前三個月出產(chǎn)的瑩白瓷,一半的貨優(yōu)先供給給董家,三個月后,每月可以有三成的貨供給董家。
而董旋風(fēng)也是個十分精明的,如法炮制的將瑩白瓷推向府城,甚至京城。一時間賺了個盆滿缽滿。
“丫頭,如今喬家瓷器的名聲可是響徹大江南北了,說是千金難求也不為過。”董武拉貨時,對著蘇巧滿是激動道。
“這里面可是多虧了,董二哥和武叔您的功勞。我這里給武叔準(zhǔn)備了一套瑩白瓷,等會兒讓人給您一塊兒捎回去?!?/p>
蘇巧笑呵呵讓人拿了給董武單獨準(zhǔn)備瓷器套裝,裝上拉貨的馬車。
“喲,這可怎么使得,這么金貴的東西……”董武聞言更是面上笑開了花。
現(xiàn)下的瑩白瓷,大受貴族上流人家的追捧,是十分難得的稀罕物。
一整套二十四件可是要上千兩銀子的市價,就這還都是有價無市的,董武沒想到蘇巧竟單獨還給他準(zhǔn)備了一份,心里自然是歡喜的不行。
“自然是使得!這一年多來,武叔您可幫了我們家不少忙!這東西雖然在旁人眼里精貴,但在我們這兒只是一份心意。”
董武對自己和家里的好,蘇巧都是記在心里的,不管是喬家還是蘇家,家里的大事小情,董武都是能幫一把是一把,對苗氏更是有救命之恩,不過一套瓷器,蘇巧覺得都算是輕的。
“你這丫頭,真是跟我客氣了,不過你這瑩白瓷是真的好,我也喜歡,那我可就不客氣收下了?!倍錃g喜一笑,眼尾有皺紋浮現(xiàn),面上的喜愛卻是掩都掩不住的。
“您喜歡就好!總算是我這番心思沒白費!”蘇巧點點頭,和董武這樣的直爽人打交道,蘇巧最是喜歡的,簡單,沒那么多彎彎繞繞,很好。
……
有了東院兒瓷器的生意,喬家一時可謂是日進斗金,一躍成為下塘村最富庶的人家,而下塘村大多數(shù)人家也因為喬家的緣故過上好了日子。
蘇巧除了雇了村里許多年輕男子,還有不少年輕姑娘媳婦,專門負責(zé)瓷器包裝。
包裝瓷器用的多數(shù)是稻草,簡單編織之后用來包裹成品瓷器。
整個下塘村差不多近八成的村民都有了額外的收入,日子也比往日好了不少,成了十里八鄉(xiāng)有名的富有村子。
村里人富裕了,兒女親事也就容易的多了,下塘村成了媒婆最喜歡的地兒。
這日,一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媒婆捏著大紅色的手帕子,扭身進了喬家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