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會客禪院,暮色初染,院中古柏投下斑駁碎影,檐角銅鈴隨風輕吟。
禪院為四合院式,青瓦白墻,正廳懸“明心見性”匾額,廳內(nèi)鋪設青石板,中央設蓮花紋青石圓桌。桌上放天龍寺枯榮大師所著《梵漢補注》。泛黃貝葉經(jīng)上,梵文與漢文對照工整如印刷,邊角處還有朱筆批注的武功心法要訣。
這。。。。。。。這是《金剛經(jīng)》梵文原典!達摩院首座玄悲忍不住伸手,又在觸及前猛然收回,自會昌滅佛后,此經(jīng)梵本在中原已失傳二百余載!
段無咎唇角微揚?,F(xiàn)代語言學知識加上過目不忘的本事,讓他協(xié)助枯榮大師完成了這項浩大工程。此刻經(jīng)書扉頁上段無咎校注五個小字,就是他插足武林話語權(quán)的第一步。
太子佛法精深,老衲佩服。玄慈合上木匣時指尖輕顫,請?zhí)拥钕戮投U院稍作休息,稍后移步達摩禪院奉茶敘話。
段無咎在達摩院首座玄難帶領(lǐng)下,將使團安排在禪院歇息。
段無咎換下了華貴的太子錦袍,改著一身素白常服,腰間系一條青玉束帶,外罩一件淺灰色紗氅,衣袂間隱隱繡有暗紋云龍,既不失皇家氣度,又不顯驕奢。他長發(fā)半束,以一根烏木簪固定,行走時衣帶當風,步履輕盈,整個人如謫仙臨塵,不染半分世俗煙火氣。
四大家臣并未跟隨入內(nèi),只段朱、段白二人守在達摩院外。段無咎手執(zhí)一柄象牙骨折扇,扇骨上刻有梵文《金剛經(jīng)》選段——這是他親手所刻,既是裝飾,也是武器。
達摩院乃少林武學圣地,院門兩側(cè)立著兩尊金剛力士石像,怒目圓睜,威嚴肅穆。踏入院內(nèi),迎面是一方青石鋪就的演武場,地面光滑如鏡,隱約可見歷代高僧在此練功時留下的足印凹陷。
正廳內(nèi),四壁懸掛著歷代達摩院首座的畫像,每一幅畫下皆有一盞長明燈,燈火搖曳,映照出墻上密密麻麻的武學心得刻字。中央擺放一張紫檀木長案,案上攤開數(shù)卷古籍,其中一卷正是《易筋經(jīng)》殘篇,被鎮(zhèn)紙壓住一角,顯然方才有人研讀。
廳內(nèi)焚著上等檀香,煙氣裊裊,竟在半空凝成蓮花之形,久久不散——此乃少林拈花指大成者方能使出的內(nèi)勁控煙之術(shù)。
廳內(nèi)已有數(shù)位少林高僧,方丈玄慈向段無咎一一介紹,并分主客坐定,段無咎對少林高僧自是心知肚明,場中玄慈方丈居中而坐,白眉長垂,手持一串沉香佛珠,目光深邃如淵。修煉少林七十二絕技之首大金剛掌,掌力雄渾如須彌山崩;袈裟伏魔功,以柔克剛,袈裟飛舞間可絞碎精鋼;般若禪掌,融合佛理,掌勁含攝心之力;并暗中修煉伏魔杖法二十年,但因葉二娘之事留有破綻,心境未達之境,故卡在中品宗師。
玄悲大師乃達摩院首座,面容剛毅,指節(jié)粗大,顯是外家功夫已臻化境。修煉韋陀杵,七十二絕技中剛猛第一,曾以此擊斃四大惡人之一;降魔鞭法,軟鞭可抽裂青石,專破護體罡氣;獅子吼,佛門音波功,震懾邪祟。因被慕容博用斗轉(zhuǎn)星移反殺,故武學中暗藏對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研究,內(nèi)力含悲天憫人之意,對魔功有天然克制。
玄難大師是羅漢堂首座,身形魁梧,太陽穴高高鼓起,顯然內(nèi)力深厚。修煉羅漢伏魔神功,內(nèi)外兼修,可硬接丁春秋毒掌;燃木刀法,掌緣如刀,摩擦生熱可點燃枯木;擒龍功,隔空取物,修煉至極致可控十丈內(nèi)兵刃;兼修少林九陽功(殘缺版),內(nèi)力恢復速度遠超同階;性格剛直導致功法缺了之意,難以突破中品。
玄苦大師為戒律院首座,神色冷峻,目光如電,似能洞察人心。修煉如來千葉手,掌影漫天如千手觀音;破戒刀法,看似兇狠卻含渡化之意;心意氣混元功,讀心術(shù)雛形,可預判對手招式;作為蕭峰啟蒙師父,暗中研究契丹武學以完善少林功法;因常年守戒律堂,功法自帶屬性,對邪道武者威力加成。
玄寂大師正是般若堂首座,面容慈和,但眼神銳利,似能看透武學破綻。修煉拈花指,七十二絕技中最精巧,指力可雕玉如泥;天竺佛指,融合印度瑜伽術(shù),指勁曲折如蛇;澄靜指,專破內(nèi)家真氣,曾點癱星宿派弟子;精通梵文武學典籍,試圖還原達摩祖師失傳的洗髓經(jīng);因過度鉆研導致駁雜不純,雖招式精妙但內(nèi)力稍遜。
另有數(shù)位年輕僧人侍立兩側(cè),其中一人眉目清秀,目光靈動,此時仍是個不起眼的小沙彌,不知道是不是虛竹了。
玄慈方丈合十微笑:段太子駕臨達摩院,老衲不勝榮幸。
段無咎執(zhí)佛禮回敬:大師客氣了,無咎此行,一為遞交國書,二為與少林高僧論道,三則……他目光掃過案上《易筋經(jīng)》殘篇,微微一笑,想借閱貴寺藏經(jīng)閣內(nèi)幾部佛典。
玄悲大師眉頭微皺:藏經(jīng)閣乃少林禁地,非本寺弟子不得入內(nèi)。
段無咎不慌不忙,從袖中取出一卷帛書,緩緩展開:此乃《金剛經(jīng)》梵文原典,乃枯榮大師親筆所錄,愿與少林共享。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眾僧聞言,皆面露驚色。玄寂大師接過細看,忽道:此經(jīng)梵本早已失傳,段太子如何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