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屋的機緣并未被立即享用。王浩的警告如同冰水澆頭,瞬間熄滅了阿寧心中那因聚氣丹而燃起的灼熱渴望。石屋太顯眼,那開啟的木盒、逸散的微弱藥香,都可能成為吸引荒野中未知存在的燈塔。兩人強壓下幾乎要沖破胸膛的巨大激動,如同捧著易碎的稀世珍寶,迅速而謹慎地退出了那彌漫著腐朽塵埃氣息的石屋。
他們并未走遠。王浩憑借著冊子上“歸元”二字殘留的微弱金光指引和對地形敏銳的觀察,在距離石屋約莫半里外、山坳側(cè)面一處隱蔽的巖縫深處,找到了一個絕佳的臨時據(jù)點。
這是一道天然形成的狹窄巖縫,入口被茂密如簾的墨綠色藤蔓和一塊半人高的風(fēng)化巖石巧妙地遮掩。內(nèi)部空間不大,僅容兩人勉強盤膝而坐,但干燥、避風(fēng),巖石堅硬冰冷,頭頂有巨大的巖層遮蔽,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安全的小小空間。入口處,王浩再次布下了簡易的藤蔓絆索預(yù)警。
這里,就是他們踏上真正煉氣之路的起點。
巖縫內(nèi)光線昏暗,只有入口藤蔓縫隙透進來的幾縷慘淡天光??諝庵袕浡鴰r石特有的冰冷氣息和淡淡的苔蘚味道。阿寧和王浩背靠著冰冷的巖壁,相對盤膝而坐。行囊被小心地放在身側(cè)。王浩從行囊最深處,取出了那卷承載著《引氣訣》的深褐色獸皮卷軸,以及那個溫潤如玉、裝著聚氣丹的淡青色小玉瓶。
卷軸再次被展開,在昏暗的光線下,其上流轉(zhuǎn)著微芒的古篆文字如同黑夜中的星辰,散發(fā)著指引的光芒。玉瓶被放在兩人中間的地面上,瓶塞緊閉,但僅僅是其存在本身,似乎就讓這狹小的空間里多了一絲難以言喻的清新氣息。
“先看功法?!蓖鹾频穆曇舻统炼嵵?,破碎鏡片后的眼睛死死盯著卷軸開篇,“《引氣訣》,引氣歸元……第一步,‘感天應(yīng)地’,捕捉天地間游離的‘靈氣’……”
兩人收斂心神,摒棄一切雜念,將全部注意力都投入到那玄奧的文字之中。
《引氣訣》開篇所述,清晰明了,卻又艱深晦澀。它講述了天地間存在著一種無形無質(zhì)、卻又無處不在的“氣”——靈氣。此氣乃萬物生機之源,亦為修行之基。引氣入體的第一步,便是要在這浩瀚天地間,以自身意念為網(wǎng),去“感知”、去“捕捉”那游離的、微弱的靈氣。
方法,是特定的呼吸節(jié)奏配合意念的觀想與引導(dǎo)。
“吸——緩而深,意念如絲,探入虛空,感其微動……”
“呼——綿而長,意念如引,納其入體,歸于丹田……”
文字之下,還配有極其簡略、卻蘊含著玄奧韻律的呼吸吐納圖譜和意念流轉(zhuǎn)軌跡示意圖。
王浩看得如癡如醉,大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運轉(zhuǎn)、解析、記憶。阿寧雖然對文字理解有限,但他擁有昨夜在巨石后引動那一絲微涼元氣的親身體驗!他更多地將心神沉浸在那圖譜描繪的韻律和琉璃碎片傳遞的微弱共鳴感中,試圖去理解、去契合。
理論清晰,但實踐……卻難如登天!
兩人按照《引氣訣》的指引,調(diào)整呼吸,放緩,加深。意念如同最細的蛛絲,小心翼翼地從自身向外蔓延,探入巖縫外那片被藤蔓遮蔽的、昏暗的世界,探入更廣闊的、被灰黃天幕籠罩的墟界邊陲荒原。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