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五年的深秋,西山工械營的核心實驗區(qū)內,彌漫著一股混合著機油、煤煙和某種未知燃料氣味的灼熱氣息。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實驗臺那個被無數(shù)管線纏繞、發(fā)出低沉咆哮的金屬怪物身上——這便是集中了西山動力科技最高成就的“麒麟一號”原型機。
與其說是機器,它更像是一堆精密零件勉強拼湊起來的藝術品。一個垂直的鑄鐵氣缸,頂部是復雜的進氣閥和排氣閥,通過一根粗壯的連桿與下方沉重的飛輪連接。旁邊是一個利用蒸汽機驅動的預壓縮氣囊,正將霧化的煤油與空氣的混合氣體壓入氣缸。
王鐵柱赤著上身,古銅色的皮膚上汗水淋漓,他死死盯著壓力表,聲音嘶啞地吼道:“壓力到位!準備……點火!”
一名工匠深吸一口氣,用力扳動一個杠桿。氣缸頂部的電火花塞(由無線電項目組協(xié)助研制)猛地爆出一團藍白色的電火花!
“轟——噗——咔啦……”
一陣沉悶的爆鳴聲從氣缸內傳出,活塞猛地向下推動,帶動連桿和飛輪轉動了半圈,隨即發(fā)出一串刺耳的金屬摩擦聲,冒出一股黑煙,緩緩停了下來。
實驗室里一片寂靜,只有未燃盡的油氣散發(fā)出的刺鼻味道。
“又……又失敗了?!币粋€年輕工匠沮喪地低下頭。
王鐵柱抹了把臉上的油污,眼中卻沒有任何氣餒,反而閃爍著更加執(zhí)著的光芒:“怕什么!比上次多轉了半圈!記錄數(shù)據(jù)!檢查火花塞間隙,清理積碳,檢查活塞環(huán)密封!”
這就是“麒麟計劃”——內燃機研發(fā)的日常。失敗是常態(tài),每一次微小的進步都值得慶祝。
林楓站在外圍,平靜地看著這一切。他沒有出言指導,更沒有干涉具體的研發(fā)過程。他深知,從蒸汽機到內燃機,是一個質的飛躍,涉及材料、工藝、燃料、控制的全面升級,不可能一蹴而就。他能做的,就是提供原理方向、充足的資源和無限的耐心。
“伯爺,讓您見笑了。”王鐵柱走過來,有些不好意思,“這玩意兒,比蒸汽機難伺候多了,脾氣大得很?!?/p>
“無妨?!绷謼髋呐乃募绨颍坝涀∥腋阏f的要點:壓縮比、點火正時、油氣混合比。每一個細節(jié),都可能決定成敗。不要怕失敗,每一次失敗,都是在為成功鋪路。”
他看向那臺再次被工匠們圍起來拆解的“麒麟一號”,目光深遠:“鐵柱兄,你要記住,我們造的不是一臺機器。我們是在創(chuàng)造一顆‘心’,一顆能讓鐵馬自行奔馳,能讓巨艦劈波斬浪,甚至……能讓鋼鐵大鳥翱翔九天的‘澎湃之心’!”
王鐵柱渾身一震,雖然他還無法完全理解“鋼鐵大鳥”的含義,但林楓話語中描繪的宏偉藍圖,讓他感到熱血沸騰。
內燃機的研發(fā),極大地暴露了西山在基礎材料上的短板。
氣缸承受不住連續(xù)爆燃的高溫和高壓,容易出現(xiàn)裂紋。
活塞環(huán)的密封材料不過關,導致壓縮不足,功率流失嚴重。
用于制造曲軸和連桿的鋼材,在高速往復沖擊下,疲勞強度遠遠不夠。
“伯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王鐵柱拿著幾件損壞的零件,愁眉苦臉,“沒有更好的鋼,沒有耐高溫的合金,沒有可靠的密封材料,這‘麒麟’永遠只能是個病秧子?!?/p>
林楓看著那些報廢的零件,沉思片刻,下令道:“將材料問題,列為格物院和工械營的最高優(yōu)先級。成立材料研究所,集中力量攻關。一方面,改進現(xiàn)有的煉鋼工藝,研究不同的合金配方,特別是鉻、鎳、鉬等元素的添加。另一方面,尋找天然的高性能材料,比如特殊的石棉用于密封,高品質的煤炭用于煉制焦炭,提升爐溫?!?/p>
他知道,材料是工業(yè)的基石,這一步繞不過去。
盡管困難重重,但在無數(shù)次的失敗和調試后,“麒麟一號”的運轉時間,從最初的幾秒鐘,逐漸延長到了一分鐘、五分鐘……
當它第一次連續(xù)不斷地轟鳴了整整一炷香的時間,穩(wěn)定地輸出著雖然微弱卻持續(xù)不斷的動力時,整個實驗室沸騰了!工匠們相擁而泣,王鐵柱這個鐵打的漢子也紅了眼眶。
林楓親自為參與項目的所有人員頒發(fā)了嘉獎令和豐厚的獎金。
“你們今天點燃的,不僅僅是這臺機器?!绷謼鲗Ρ娙苏f道,“你們點燃的,是一個全新的時代。歷史,會記住你們今天的汗水!”
雖然距離實用化還遙遙無期,但希望的微光已經穿透了重重迷霧。這顆尚在襁褓中的“澎湃之心”,每一次微弱的搏動,都在為西山的未來,注入著無窮的潛力。
林楓知道,當這顆“心”真正強健起來,并驅動著鋼鐵造物馳騁于大地和海洋之時,這個世界將迎來一場比蒸汽時代更加狂暴的動力革命。而這一切,都始于這個深秋,這個充滿機油味和失敗氣息的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