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瑜聽著,起初的不屑融化了些許。
陳爭的話雖然直白,甚至有些“離經(jīng)叛道”。
卻指向了經(jīng)典在實際應(yīng)用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她從未從這個角度思考過這個問題。
一直以來,她接受的教導(dǎo)都是對圣賢之言的信奉,死板的記在腦中。
陳爭見她聽進去了,故意停頓下來。
他拿起空茶杯在手中把玩,嘆了口氣:“說了這許多,口干舌燥,你這主人家,連杯茶水都舍不得招待嗎?”
“看來我這不同道之人,果然不配與你謀一壺茶喝啊?!?/p>
梁曉瑜正聽到關(guān)鍵處,思路被突然打斷,心中莫名升起一股急切。
她想聽他繼續(xù)說下去。
梁曉瑜猶豫了一下,雖有些不情愿,還是站起身。
她走到一旁的茶盤前,為他斟了一杯溫茶,輕輕推到他面前。
“喝吧?!?/p>
語氣依舊冷淡的,卻少了之前的尖銳。
陳爭嘴角勾起一抹得逞的笑意。
他端起茶杯一飲而盡,贊道:“好茶!”
“多謝梁小姐款待。”
梁曉瑜冷哼一聲,白了陳爭一眼,回到了座位之上。
陳爭放下茶杯,繼續(xù)道:“所以,我認為,道不同不相為謀,更應(yīng)理解為在核心利益或根本原則沖突,且無法調(diào)和的情況下,不應(yīng)強行合作?!?/p>
“而不是簡單地因為想法、志向不同就拒絕一切交流與合作?!?/p>
“這世間之事,復(fù)雜多變,很多時候需要的是求同存異?!?/p>
“在差異中尋找共同點,在規(guī)則下實現(xiàn)各自的目標?!?/p>
“一味強調(diào)道同,反而可能錯失良機,或者陷入狹隘?!?/p>
他看向梁曉瑜,目光變得有些深邃:“就像你讀《論語》,孔子周游列國,所求的“道”與當時各國君主的“道”也未必相同。”
“但他依然去游說、去嘗試,這本身不就是一種與不同道者謀的努力嗎?”
“關(guān)鍵在于如何謀,而非一概拒之門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