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我氣憤難當,欲將其就地正法,以儆效尤?!?/p>
“然而,天下事豈能有如此巧合?就在我即將手刃賊酋的瞬間,十殿下竟恰巧路過,并極力阻攔?!?/p>
“再者,我秘制神機弩之事,只有他和劉寰極力反對?!?/p>
“可劉寰如今已死,若非是他李鈺,又有誰能如此迅速精準地將消息透露給蠻夷?”
“梁尚書,若這些接連的巧合尚不足以證明其與蠻夷有染,那究竟要何等鐵證,才能算數(shù)?”
梁康城聽罷,面色已是無比凝重,一雙濃眉緊緊鎖死,沉吟良久。
放在桌案上的手不自覺地握成了拳。
最終,他眼中閃過決然之色,猛地抬頭:“若果真如此,其行可誅!”
“世子,我等應立即面圣,將此事奏明陛下!”
“絕不能容此等國賊,禍亂朝綱,危及社稷!”
陳爭卻緩緩搖頭:“尚書,此刻時機未到。”
“我們目前所獲,仍為間接佐證與推理,缺乏一錘定音、無法辯駁的實據(jù)。”
”此刻貿(mào)然覲見,反而會打草驚蛇?!?/p>
“或狗急跳墻,提前發(fā)動,于國更為不利。”
“今日晚輩冒昧向您坦言,并非欲即刻采取行動,實是希望提請尚書日后在朝堂之上,能對十殿下多加留意?!?/p>
“若察其有任何異常舉動,或與不明人士往來,務必萬分謹慎,早做提防?!?/p>
陳家已經(jīng)在李鈺的計劃之中,早就對其下手。
李鈺勢必要鏟除李成民身邊所有的親信。
曾經(jīng)的四大勢力,如今只剩下三個。
兵部尚書的位置,劉寰死后由陳爭父親陳震年任職。
禮部尚書楊福手上無一兵一卒,李鈺當然不會擔心。
而陳震年和梁康城兩人,是李成民的左膀右臂,李鈺要想榮登寶座,必然會竭盡全力鏟除。
陳爭實在是不想讓這盡心盡力的老臣,在陰謀算計中丟掉性命。
這才出聲提醒著。
梁康城聞言,沉默片刻,繼而緩緩端起身前那杯已溫熱的茶水,仰頭一飲而盡。
他放下茶杯,目光再次投向陳爭時,已是一片磐石般的堅定與凜然。
“世子放心!”
他的聲音不高,卻字字千鈞,蘊含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只要我梁康城一日還在朝中,一日還能站在那金鑾殿上,便絕不會允許任何禍國之奸,動搖我大衡國本,惑亂我朝綱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