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民一家親,亙古未有!
全民皆兵,更是令人難以想象。
而看到所謂的民兵在接受考校時的表現(xiàn),不僅賈詡沉默了,就連張繡也在暗自嘀咕:廣陵該不會全民皆兵吧。
這些軍中看不上的民兵,假如配上兵器、甲胄幾乎就是軍中精兵。
更讓張繡忐忑的是,自己帶來的士兵與淮安戰(zhàn)兵一比,真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他從未覺得自己的兵是雜兵。如今,這種感覺有了。
好在細看之下,淮安侯也不是沒有短板。
首先,他謀士少,武將同樣少。
淮安士卒雖精,充當(dāng)將校尚可,卻離成為大將甚遠。
總的來說,一句話,投奔廣陵,前途是有的,但要拔尖,恐要花點力氣了。
宴席過后,休整兩日。第三日,后軍到達,又是一場迎接、安置。
直到一切安頓妥當(dāng),已是夜幕初上,劉駿召集核心文武至?xí)棵苷劇?/p>
書房內(nèi),燈火通明。劉駿、徐庶、糜竺、陳庸、趙云、陳到、甘寧、張繡、賈詡等人在場。
為了迎接賈詡,劉駿將所有核心骨干都召了回來。
至于蔡邕,這老頭沉迷報紙、書籍開發(fā),不愿再理“俗事”。且他太迂腐,劉駿便不再讓他參與政事。
屏退左右,劉駿神色轉(zhuǎn)為肅然,開門見山道:“佑維,文和。我等既已同坐一船,當(dāng)以誠相待?!?/p>
“曹操經(jīng)宛城之?dāng)。词圩佑H將,其恨必深。但他眼下首要敵人,仍是北方袁紹。短期內(nèi),曹操或無暇南顧,但遲早必會興兵來犯?!?/p>
“袁術(shù)兵強糧廣,然其內(nèi)部矛盾重重,兼此人目光短淺自負,吾料想其敗亡之日不遠?!?/p>
“呂布、劉備自顧不暇?!?/p>
“再則江東孫策,正忙于鞏固權(quán)位,一時無力北來?!?/p>
劉駿寥寥數(shù)語,將周邊形勢剖析得清晰透徹,與賈詡心中的判斷幾乎完全吻合。
賈詡不禁頷首:“主公明見萬里,洞若觀火。不知對廣陵未來,有何打算?”
劉駿笑道:“廣陵雖小,卻有商利、有地利、有民心,駿之志,非偏安一隅?!?/p>
“然欲成大事,不可急躁冒進。當(dāng)下之要務(wù),首在整合內(nèi)部,鞏固根基?!?/p>
劉駿話風(fēng)一轉(zh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