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如此,當(dāng)初將軍若聽了田別駕的話,固守待機,斷然不至有此慘敗!”
捶胸頓足之聲,哀哀哭泣之音,伴隨著對田豐的追憶和對他決策失誤的隱晦抱怨,清晰地傳入袁紹耳中。
每一句“若聽田豐之言”,都像一記重重的耳光,扇在他驕傲的臉上。
每一個士兵失去親人的痛哭,都像一根根鋼針,扎在他心頭。
袁紹身軀一晃,險些栽倒,幸虧親兵及時扶住,才沒當(dāng)場倒地。他臉色煞白,呼吸急促,腦海中轟鳴作響,士卒的話反復(fù)在他心頭回響。
親兵正要上前喝斥,袁紹已回過神來,伸手示意不必驚動他人。
他沉思著,默默退回帳內(nèi)。
燈火如豆,袁紹的臉色在昏暗的油燈下忽明忽暗。
那些被他刻意忽略的諫言,此刻正無比清晰地回蕩在他耳邊。
當(dāng)初要是聽了田豐的勸諫,不急于求戰(zhàn),穩(wěn)扎穩(wěn)打,何至于有官渡之慘敗?
如今兵敗如山倒,數(shù)十萬大軍灰飛煙滅,愛將謀士或死或降。這一切,難道真的錯在自己?難道田豐才是對的?
悔恨和羞慚涌上心頭,讓他幾乎窒息。
田豐那張剛正不阿,屢次犯顏直諫的臉,反復(fù)在他眼前出現(xiàn)。
田豐!劉仲遠索要的田豐!豈能是凡俗?
他要好好想想:或許不應(yīng)該將人送給劉駿!
一夜無眠。
袁紹直到天明時分,終于想通了——如今看來,田豐才是真正的忠臣,才是看得最遠的那個人!如果他沒有價值,劉駿何必專門來要人?
一股強烈的沖動涌上袁紹心頭,他想立刻下令釋放田豐,重新啟用這位肱骨之臣。
可這個念頭剛升起,另一種情緒立刻占據(jù)了上風(fēng)——面子。
他袁本初,四世三公,名滿天下,如今慘敗至此,已是顏面掃地,再親口承認自己錯了,去向一個被自己下獄的臣子認錯求助,他袁紹的威嚴(yán)何在?將來如何統(tǒng)領(lǐng)部下?
再一想到自己不聽人言,方釀成如此大禍,袁紹只羞得渾身不自在。
可明知是忠心于己的大才而不用?又似乎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