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85年漢文帝三年農歷十月下至十一月
時入深秋,北地高原的寒風日漸凜冽。天空時常呈現(xiàn)一種灰蒙蒙的色調,陽光變得蒼白而短暫。廣袤的原野上,草木凋零,一片蕭瑟,只剩下收割后整齊的莊稼茬口,裸露在日漸冰冷的大地上。湟水邊緣開始出現(xiàn)薄冰,水流減緩,水聲也變得沉悶。狄道城內,人們早已換上厚實的冬裝,家家戶戶儲備著過冬的薪炭與腌菜,市井間雖依舊人來人往,但節(jié)奏明顯放緩,透著一股入冬前的寧靜與蓄勢。靖王李凌在順利結束了秋收賦稅、并接連迎來烏孫受封、朔方雪恥等好消息后,并未有絲毫松懈。他深知,冬季對于北地郡而言,既是休養(yǎng)生息的時節(jié),更是鞏固武備、防范外敵、并深入推進戰(zhàn)略的關鍵時期。胡虜往往趁天寒地凍、漢軍不易出擊之時,南下劫掠,以彌補過冬物資的不足。而己方則需利用此段時間,整訓士卒,修繕器械,囤積糧秣,并利用冰封雪裹、胡騎行動亦受制約的時機,加強情報搜集與內部整合。與此同時,經過前期的精心籌備,向西域派遣大規(guī)模官督商隊的時機已然成熟。這支商隊的西行,不僅關乎巨大的經濟利益,更是漢帝國威儀西漸、鞏固與烏孫等新附藩屬關系、進一步探索西域的重要一步,其意義遠超商業(yè)本身。世子李玄業(yè)在經歷了秋收賦稅、軍情捷報等一系列實務歷練后,其處理政務的能力與日俱增,李凌開始讓他更多地參與到軍事后勤、邊境防務協(xié)調等更具挑戰(zhàn)性的工作中,為其將來統(tǒng)帥全局打下更堅實的基礎。這個冬天,北地郡在靖王李凌的統(tǒng)領下,外松內緊,正悄然進行著一場全方位的“冬藏”與“礪劍”。
十月廿五,靖王府議事廳。爐火熊熊,驅散著初冬的寒意。李凌召集長史周勃、郡丞公孫闕、都尉趙破奴及世子李玄業(yè),舉行冬季軍政部署會議。
“王爺,諸位,”周勃首先稟報內政情況,“秋收賦稅已全部入庫,今歲豐稔,府庫充盈,錢糧足可支撐至來年夏收。各縣正利用農閑,組織民夫興修水利、整飭道路。吏治年終考績已展開,預計臘月前可完成。今冬賑濟孤寡、撫恤軍屬之事,亦已撥付錢糧,正由各縣落實?!?/p>
李凌頷首:“勃兄辛苦。內政穩(wěn)固,乃一切之基。冬閑時節(jié),正是整飭內務、積蓄力量之機。需嚴令各曹署:一、預算開支務必緊縮,非必要工程一律暫緩,將錢糧重點用于軍備、撫恤及來年春耕預備。二、吏治考績務必公正嚴明,優(yōu)者賞,劣者罰,庸者汰,以激濁揚清。三、賑濟撫恤需落到實處,派員暗訪,嚴防胥吏克扣,務必使鰥寡孤獨皆能溫飽過冬?!?/p>
“老臣遵命!定當嚴格執(zhí)行,不使一人受凍餒之患。”周勃肅然應道。
李凌轉向趙破奴:“破奴,朔方一役,揚我軍威,然冬季將至,邊備更需加強。胡虜困于嚴寒,往往鋌而走險。今冬防務,有何籌劃?”
趙破奴洪聲道:“回王爺!末將已下令各塞:一、即刻起,邊軍進入冬季戰(zhàn)備狀態(tài),哨探加倍,烽燧值守加強,嚴防胡虜小股滲透。二、組織精銳‘獵狐’小隊,配備皮裘、肉干,輪番出塞潛伏,偵察胡虜越冬營地動向,尋機狙殺其斥候、擾其牧群。三、加緊操練士卒,尤其耐寒訓練與雪地作戰(zhàn)技巧。四、全面檢修城防器械,儲備大量火油、雷石、箭矢,并為士卒配發(fā)充足冬衣、鞋襪。五、已行文河西休屠王等部,約定聯(lián)防,互通消息。末將敢立軍令狀,絕不讓一胡騎越過長城!”
“好!破奴所慮周詳!”李凌贊道,“然,需知‘善戰(zhàn)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今冬戰(zhàn)略,以‘穩(wěn)固防守,積極偵擾’為主,不必尋求大規(guī)模決戰(zhàn)。要讓將士們吃飽穿暖,保持士氣。尤其要關注朔方、高闕方向,呼衍斜新敗,其部族越冬艱難,需防其狗急跳墻?!?/p>
“末將明白!”趙破奴慨然領命。
最后,李凌將目光投向公孫闕與李玄業(yè):“子通,業(yè)兒,西域之事,乃今冬重中之重。商隊籌備情況如何?”
公孫闕呈上一卷詳細方案:“王爺,世子,大型官督商隊已全部籌備就緒!共計精選良駝四百峰,馱馬二百匹,大車百五十輛。貨物包括蜀錦千匹、越瓷五百件、茶葉萬斤、精鐵鍋具農具三千件、漆器百套、以及藥材、紙張等物,價值巨萬。商隊由市舶司吏員、三大商戶掌舵及隨行伙計、通譯、醫(yī)匠等共計六百余人組成。護衛(wèi)由郡府派驍騎校尉李敢率五百精騎擔任。計劃十一月初十自狄道出發(fā),經河西走廊,至玉門屯所補給后,直赴烏孫王庭,而后視情繼續(xù)西行,最遠可達大宛、康居等地。預計往返需時半年以上?!?/p>
李凌仔細審閱方案,沉吟道:“規(guī)模甚大,可謂我漢家商隊前所未有之盛舉。然,風險亦巨。西域路途遙遠,氣候惡劣,盜匪橫行,更有匈奴窺伺。安全乃第一要務?!?/p>
“父王,”李玄業(yè)接口道,他近期參與了商隊后勤協(xié)調,“兒臣與公孫先生反復推演,已擬定數條應對之策:一、商隊實行軍管,晝行夜宿,結陣而行,斥候前出五十里偵察。二、與河西羌胡各部打好招呼,許以厚利,請其提供向導并保障沿途安全。三、玉門屯所已加派兵力,可作中轉休整與支援基地。四、攜帶強弓硬弩百具,遇小股匪類,可自保;遇大敵,則固守待援或果斷舍棄部分財物,保人為主。五、已備有遇險時釋放的信鴿、狼煙等聯(lián)絡手段。”
“嗯,業(yè)兒思慮漸趨周全。”李凌點頭肯定,“然,尚需強調:此商隊,政治意義大于經濟利益。其首要任務,是宣示漢威,鞏固烏孫,聯(lián)絡西域諸國。貿易獲利,次之。故,遇事需權衡利弊,不可因小失大。子通,傳令李敢及商隊首領,務必將此旨意貫徹始終。另,以本王名義,修書軍須靡,告知商隊行程,請其予以關照,并可借此商隊,加強雙方物資互通?!?/p>
“臣(兒臣)領命!”公孫闕與李玄業(yè)齊聲應道。
【系統(tǒng)提示:宿主于戰(zhàn)略間歇期精準把握季節(jié)特點,部署“冬藏礪劍”之策,展現(xiàn)出卓越的戰(zhàn)略節(jié)奏感與未雨綢繆能力,將休整、備戰(zhàn)、外拓有機結合…宿主狀態(tài):統(tǒng)治策略更趨精細化與前瞻性,內部治理與外部經略同步深化,繼承人通過參與復雜軍、經事務,綜合協(xié)調能力顯著提升…】
會議結束后,各項政令迅速下達。北地郡如同一臺精密的機器,按照靖王的指令,開始了冬季的運轉。
內政方面,在周勃的督導下,各縣利用冬閑,組織民夫疏浚河道,加固堤壩,修繕通往各塞的官道,為來年春耕和軍事行動做準備??じ鞑苁饎t忙于年終決算、吏治考核、物資調配等繁瑣卻至關重要的政務。李玄業(yè)協(xié)助周勃處理這些事務,其條理清晰、處事公允的風格,贏得了府中吏員的一致認可。
軍事方面,趙破奴坐鎮(zhèn)朔方,嚴格執(zhí)行冬季防務計劃。邊塞之上,旌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士卒們頂風冒雪,巡邏站崗,不敢有絲毫懈怠。數支精干的“獵狐”小隊,如同幽靈般潛入漠南,搜集情報,不時傳來襲擊匈奴游牧小隊得手的消息,讓胡虜寢食難安。
而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西域商隊的出發(fā)準備。狄道城外,龐大的商隊營地日夜忙碌,駝馬嘶鳴,人聲鼎沸。貨物最后清點、裝載,人員編組、訓令,護衛(wèi)騎兵演練陣型……一切都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著。這支承載著北地乃至漢帝國西進希望的商隊,即將踏上萬里征程。
十一月初五,一個風雪交加的下午,靖王府書房。李凌正與李玄業(yè)一同聽取公孫闕關于河西走廊最新動向的密報。
“王爺,世子,”公孫闕低聲道,“玉門屯所急報:河西休屠王遣使密告,近日發(fā)現(xiàn)有小股身份不明的騎手(疑為匈奴或受其指使的馬賊)在走廊要道附近活動,似在窺探商路。休屠王已加強警戒,并詢問商隊行程是否需調整或加強護衛(wèi)?!?/p>
李凌眉頭微蹙:“果然有宵小之輩覬覦!匈奴不敢明面攔截,便想暗中使絆子?!彼了计?,決斷道:“商隊出發(fā)日期不變,以示我決心。然,安保需再加強。子通,傳令:一、命玉門屯所再增派兩百精騎,前出至走廊中段險要處接應。二、告知休屠王,我商隊愿支付額外‘過路費’,請其派出千騎,于其境內全程護送,直至玉門。三、商隊自身,進入河西后,行軍序列需更加緊湊,夜間宿營地需選擇易守難攻之處。四、令李敢,可派小股精銳,偽裝先行,掃清潛在威脅。”
“臣明白!這就去安排,確保商隊萬無一失!”公孫闕領命。
李凌又對李玄業(yè)道:“業(yè)兒,此事你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