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一,北郊祭壇。寒風蕭瑟,旌旗招展。臘祭大典隆重舉行。靖王李凌主祭,率文武百官,依古禮祭祀皇天后土、山川神靈、李氏先祖。典禮莊嚴隆重,鐘鼓齊鳴,香煙繚繞。當世子李玄業(yè)身著莊重禮服,步上祭壇,代父行亞獻之禮,并朗聲宣讀祝文時,其從容氣度、清越嗓音,給在場眾臣留下了深刻印象。儀式結(jié)束后,李凌當眾宣布了對有功將士官吏的賞賜令,并對郡內(nèi)耆老代表進行了賞賜,對孤寡貧困之家發(fā)放了過冬糧帛。全場山呼萬歲,感念王爺恩德,氣氛熱烈而肅穆。這場盛大典禮,不僅是一次宗教儀式,更是一次成功的政治動員,極大地增強了北地軍民的歸屬感與凝聚力。
臘祭過后,便是緊鑼密鼓的歲末賞賜與迎新準備。李玄業(yè)在周勃的輔佐下,具體負責賞賜物資的核對發(fā)放、以及郡府內(nèi)部的迎新增飾等事宜。他事無巨細,皆親自過問,確保功賞及時到位,恩澤普惠百姓,王府內(nèi)外也煥然一新,充滿節(jié)日氣氛。其處事之周全、待下之寬和,贏得了府中上下的一致好評。
十二月十五,靖王府議事廳。李凌召集核心僚屬,舉行年終最后一次政務會議,最終審定文帝三年(公元前185年)的施政綱要。
“王爺,諸位同僚,”周勃手持綱要草案,陳述道,“綜合今歲得失與未來形勢,老臣等擬定的新年方略,核心仍為‘守成拓進,固本培元’。具體而言:內(nèi)政上,重在‘安民富國’:繼續(xù)鼓勵農(nóng)桑,推廣代田,興修水利;整頓吏治,清明獄訟;發(fā)展工坊,促進商貿(mào);撫恤孤貧,教化百姓。軍事上,重在‘強兵懾遠’:鞏固邊塞防務,精練士卒,更新軍械;加強對匈奴小股竄擾的預警與反擊;穩(wěn)步推進河西走廊經(jīng)營,保障西域商路安全。外交上,重在‘穩(wěn)西和漢’:落實與烏孫盟約,謹慎支持軍須靡,牽制匈奴西翼;對朝廷,恪守臣禮,及時溝通,消除猜疑??傮w以求穩(wěn)為主,蓄力待機?!?/p>
郡丞公孫闕補充道:“西域經(jīng)營仍是重中之重。需加大商隊規(guī)模,拓展貿(mào)易品類;鞏固玉門外屯所,使其成為情報前哨與支援基地;密切關(guān)注烏孫局勢,靈活調(diào)整支援策略?!?/p>
都尉趙破奴則強調(diào):“練兵一日不可松!尤其要加強騎兵野戰(zhàn)與弩兵守城協(xié)同訓練,以及惡劣天氣下的作戰(zhàn)能力?!?/p>
李凌聽取眾人意見后,最終拍板:“諸位所議甚妥,便依此施行。然,需強調(diào)幾點:一、內(nèi)政之要,在于公平。賦稅征收、刑獄斷決、官吏升黜,務求至公,方可凝聚民心。二、武備之基,在于精實。切忌虛演,務求實戰(zhàn),寧可少而精,不可多而濫。三、外交之策,在于利益。與烏孫交往,需時刻以北地利益為先,盟友可助,然不可為其火中取栗。對朝廷,忠謹之外,亦需善保自身。四、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需加強各類應急預案的制定與演練,以應不虞??傊?,新的一年,我北地當時時勤勉,處處用心,外示平和,內(nèi)修實力,方能立于不敗之地?!?/p>
“臣等(末將)謹遵王命!”眾臣轟然應諾。
李凌看向李玄業(yè):“業(yè)兒,新年伊始,你肩上的擔子會更重。望你戒驕戒躁,輔佐為父,處理好軍政要務,尤其要多關(guān)注吏治民生,此乃根本?!?/p>
“兒臣定當竭盡全力,勤勉奉公,不負父王與諸位叔伯期望!”李玄業(yè)肅然應答,感受到新年的責任與挑戰(zhàn)。
十二月三十,除夕之夜。靖王府內(nèi)舉行家宴,李凌與正妃劉玥、世子李玄業(yè)及諸位子女、少數(shù)近支宗親歡聚一堂,氣氛溫馨。李凌難得地放松心情,享受天倫之樂。他看著日漸成長的兒女們,尤其是沉穩(wěn)睿智的長子玄業(yè),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家宴后,他獨坐書房,望著窗外漆黑的夜空和狄道城零星的燈火,回顧這波瀾壯闊的一年,展望即將到來的新元,心中思緒萬千。北地郡這艘航船,在他的駕馭下,又將開啟新的航程。
公元前185年,漢文帝三年,元月初一。晨曦微露,狄道城鐘鼓齊鳴,靖王府大門洞開,李凌接受文武百官的新年朝賀。北地郡迎來了新的一年,萬象更新,充滿希望。
【史料記載】
*官方史·漢書·文帝紀:“(文帝)三年春正月,詔曰:‘……’”
*家族史·始祖本紀:“文帝二年歲暮,凌公行臘祭,賞功恤孤,定新年方略。世子玄業(yè)亞獻祭禮,位望益隆。北地氣象一新,喜迎新元。”
*宗教史·紫霄神帝顯圣錄:“歲暮祭典,上帝昭格于天;新元肇基,圣域延洪祚永;圣嗣攝禮,克虔克誠?!?/p>
*北地秘錄·凌公歲末:“李凌循禮制,肅典儀,定新策,世子顯貴,北地喜迎文帝三年,根基愈固。”
(第三百八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