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謹記父王教誨!”李玄業(yè)深受啟發(fā)。
十月中,第二批西域官督商隊滿載而歸,抵達狄道。帶來的不僅是堆積如山的貨物(玉石、皮毛、香料、葡萄美酒),更有那幾名西域工匠和百匹神駿的大宛馬,引得全城轟動。李凌親臨校場,觀看大宛馬馳騁,見其果然骨骼清奇,奔馳如電,大喜過望,重賞商隊上下。他特意召見那幾位西域工匠,詢問其技藝,承諾提供優(yōu)厚待遇與工作環(huán)境,鼓勵他們將技藝傳授于北地子弟。此舉不僅增強了北地的技術(shù)實力,更向西域傳遞了北地重視人才、開放包容的信號,有利于吸引更多技藝之人前來。
與此同時,趙破奴根據(jù)李凌的指令,對邊境防御進行了調(diào)整,加強了夜間巡邏和預警,并組織了幾次成功的越境報復行動,焚毀了幾處匈奴的小型草料場,俘斬百余胡騎,有效遏制了匈奴的滲透勢頭,邊境局勢暫時趨于一種緊張的平衡。
十月下,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降臨北地,預示著嚴冬的提前。李凌立即下令各縣,核查貧弱百姓過冬物資儲備情況,開倉平抑物價,并派出官吏巡查,防止大雪壓塌民房,確保無人受凍挨餓。這些舉措,進一步贏得了民心。
也就在此時,公孫闕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南越王趙佗的使者,假借商隊名義,秘密抵達了狄道,請求覲見靖王。
李凌聞報,心生警惕。南越遠在嶺南,與北地素無往來,趙佗此時遣使前來,意欲何為?他下令秘密接見。
使者呈上趙佗的親筆信和厚禮,信中言辭謙恭,表達了對靖王“威震西陲”的敬仰,并隱約提及“天下紛擾,英雄當有所為”之意,似有試探聯(lián)合之心。
李凌閱畢,心下了然。趙佗這是見新朝初立,中央權(quán)威未固,四方諸侯心思浮動,故來試探邊鎮(zhèn)強藩的態(tài)度。他不動聲色,對使者道:“南越王久鎮(zhèn)嶺南,保境安民,勞苦功高,凌亦久仰。然,如今天子圣明,海內(nèi)一統(tǒng),我等臣子,唯當恪盡職守,以報皇恩。南越與北地,相隔萬里,各守疆土,互通有無即可,共舉大事之說,切勿再提。使者遠來辛苦,且在館驛安心歇息,容本王略備薄禮,回贈南越王?!?/p>
一番話,不卑不亢,既全了禮節(jié),又明確劃清了界限,絕口不提任何可能授人以柄的言辭。使者見李凌態(tài)度堅決,知難而退,數(shù)日后便帶著回禮離開。
事后,李凌對周勃、公孫闕道:“趙佗,梟雄也。其意不在交好,而在禍水西引。我等萬不可卷入其是非之中。然,此事亦提醒我等,新朝之下,暗流涌動,各方勢力皆在觀望。我北地,更需謹言慎行,穩(wěn)守根基,絕不做出頭之鳥。”
“王爺明見!”二人嘆服。
秋深歲晚,狄道城在初雪中顯得格外寧靜。靖王府內(nèi),李凌審閱著年終總結(jié)與來年計劃草案,思緒已飛向來年。北地郡在這個多事之秋,穩(wěn)扎穩(wěn)打,內(nèi)外兼修,不僅安然度過,更在西域經(jīng)營、邊境防御、內(nèi)政建設上取得了實質(zhì)性進展。世子李玄業(yè)的成長,更是讓他看到了家族傳承的希望。然而,他深知,眼前的平靜只是暴風雨的間歇,來自北方草原的威脅、朝廷莫測的意圖、以及四方諸侯的暗流,都預示著未來的道路絕不會平坦。但此刻,北地郡這艘航船,在他的掌舵下,正以前所未有的穩(wěn)固與自信,蓄勢待發(fā),準備迎接任何挑戰(zhàn)。
【史料記載】
*官方史·漢書·文帝紀:“(文帝)元年……南越王趙佗稱臣奉貢?!?/p>
*家族史·始祖本紀:“文帝元年深秋,凌公統(tǒng)籌歲末,內(nèi)修政理,外御胡虜,西通商路,婉拒南越之誘。世子玄業(yè)習戰(zhàn)略,益明根本。北地倉廩實,武備修,勢愈堅?!?/p>
*宗教史·紫霄神帝顯圣錄:“秋深謀遠,上帝明察四方,圣域根基深植,圣嗣通曉全局?!?/p>
*北地秘錄·凌公秋深定策:“李凌處變不驚,安內(nèi)攘外,西拓有成,巧拒南越,世子得授方略,北地穩(wěn)渡歲末?!?/p>
(第三百六十六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