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2年漢前少帝元年農歷十二月至公元前191年漢前少帝二年正月
臘月的北地,已是滴水成冰的酷寒世界。凜冽的朔風如同無形的刀鋒,席卷過荒原,卷起地面上的積雪,形成一片片迷蒙的雪霧。湟水早已被厚達數(shù)尺的冰層徹底封凍,人馬皆可通行。狄道城頭的雉堞上掛滿了長長的冰棱,守城士卒即便裹著最厚的皮裘,也需不斷活動才能抵御刺骨的寒氣。天地間唯余一片死寂的白,唯有風中偶爾傳來的狼嚎或遠處雪山隱約的轟鳴,打破這極致的寧靜。然而,在這看似萬物蟄伏、天地冰封的表象之下,北地郡西北邊境線的緊張態(tài)勢,卻并未因嚴寒而有絲毫緩解,反而如同冰層下的暗流,涌動得更加隱秘而激烈。靖王李凌推行的“冬防森嚴”策略,在經歷了十一月那次匈奴稽鬻部的試探性進攻后,得到了最徹底的執(zhí)行。邊境各處的烽燧堡壘,如同雪原上孤寂的燈塔,在酷寒中堅守,警惕地注視著北方的一切動靜。狄道城內,雖然年關將至,但王府與郡府卻并無多少節(jié)日的松懈,一種外松內緊的氛圍籠罩著核心層。李凌深知,稽鬻絕非輕言放棄之輩,其冬日的蟄伏,或許正是在醞釀著更大規(guī)模的、利用極端天氣發(fā)起的致命一擊。這個冬天,對北地而言,是一場與嚴寒、與潛在敵人進行的雙重考驗。
十二月上旬,一場罕見的暴風雪襲擊了北地,連續(xù)三日,天地混沌,積雪深可沒膝,交通幾近斷絕。暴風雪甫一停歇,李凌便不顧嚴寒,令高順陪同,率一隊親衛(wèi),頂風冒雪,親赴西北邊境巡視。此行既為檢查極端天氣下的防務狀況,更為提振堅守邊關的將士士氣。
一行人馬艱難跋涉數(shù)日,方才抵達最前沿的“鷹嘴隘”烽燧。此地正是月前預警匈奴偷襲之處。戍守軍侯見王爺親臨,激動不已,詳細稟報了暴風雪期間的警戒情況:雖天地茫茫,哨探無法遠出,但烽燧值守一刻未停,士卒輪班掃雪清路,保持烽火臺隨時可用,并加強了聽覺偵察。
李凌巡視了士卒的營房,見爐火充足,皮裘、肉干、藥品齊備,心下稍安。他親手為值守士卒斟上驅寒的姜酒,勉勵道:“將士們戍守苦寒之地,為國屏藩,辛苦了!此番大雪,胡騎亦難行,然切不可掉以輕心。越是天候惡劣,越可能是敵人偷襲之機。爾等堅守在此,便是北地萬千百姓的依靠!”
“誓死護衛(wèi)北地!”將士們群情激昂,聲震雪野。
離開鷹嘴隘,李凌又巡視了后方支撐的“黑石堡”等據(jù)點,檢查了物資儲備和防寒措施,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當場責令整改。巡視途中,偶遇一支正在雪中艱難前行的補給隊,李凌下馬親自慰問,叮囑帶隊吏員務必確保一線物資供應。此行,極大地鼓舞了邊境軍民的士氣,也讓李凌對冬季防務的實際情況有了更直觀的把握。
返回狄道后,李凌立即召見周勃、公孫闕。
“邊境將士,確乎艱苦卓絕?!崩盍韪锌?,“然,防務森嚴,士氣可用,此乃可喜。然,勃兄,后勤補給,仍是重中之重。暴雪之后,道路疏通、物資轉運,難度倍增,需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務必確保一線糧秣、燃料、藥材永不中斷?!?/p>
周勃肅然應道:“王爺放心,臣已增調民夫,配發(fā)雪橇、馱馬,并派郡兵護衛(wèi),分段清理官道,建立臨時中轉站。即便天氣再惡,亦要保證補給線血脈暢通?!?/p>
李凌點頭,又看向公孫闕:“子通先生,如此嚴冬,匈奴內部情況如何?稽鬻是否會因天候而暫緩行動?亦或,正相反?”
公孫闕呈上幾份密報,回道:“王爺明鑒。據(jù)冒死傳回的消息,稽鬻王庭所在河谷,今冬亦遭大雪,牲畜凍死頗多,部分新附部落已有怨言。然,稽鬻似以此為由,更加嚴厲地征調各部存糧,并逼迫他們派出精銳騎兵,進行雪地作戰(zhàn)訓練。有跡象顯示,其可能欲利用我漢軍認為冬季不宜大規(guī)模用兵的心理,以及大雪掩蓋蹤跡之便,發(fā)動一次旨在劫掠物資、提振士氣、并試探我防線的突襲。其目標,或仍是我邊境某處儲備充足的堡壘?!?/p>
【系統(tǒng)提示:宿主于極端自然環(huán)境下堅持前線巡視,極大提振軍心,并對敵情做出精準預判,展現(xiàn)出與士卒同甘共苦的統(tǒng)帥風范與敏銳的戰(zhàn)略直覺…宿主狀態(tài):于酷寒與潛在危險中身先士卒,將防御決心貫徹至最基層,同時保持高度戰(zhàn)略警覺,統(tǒng)治的凝聚力與危機應對能力臻于化境…】
李凌聞言,目光銳利起來:“果然不出所料!稽鬻這是要行險一搏!他欲以雪為屏,以寒為刃?!彼烈髌?,決斷道:“既如此,我北地當‘以靜制動,以逸待勞’!高順將軍!”
“末將在!”高順踏前一步。
“傳令各邊境據(jù)點,自即日起,實施‘餌雷’之策!”李凌指令道,“前沿烽燧,明松暗緊。可適當減少白日巡邏頻次,制造守軍因天寒而松懈之假象。但夜間警戒,需倍加嚴密,多設暗哨、響鈴、絆索。各堡壘內,預備大量火油、滾木、擂石,弩箭上弦,隨時待發(fā)。抽調部分精銳,組成快速反應騎兵,藏于堡壘之后,一旦烽火起,即刻馳援。我們要讓稽鬻的偷襲,變成自投羅網!”
“諾!末將即刻去辦!”高順領命,眼中閃過戰(zhàn)意。
“子通先生,”李凌繼續(xù)吩咐,“加派偵騎,不惜代價,務必摸清稽鬻可能的主攻方向和大致兵力。對朔方方向,亦需留意,以防其趁火打劫。”
“勃兄,”李凌最后對周勃道,“狄道城防,亦需加強。非常時期,實行宵禁,嚴查奸細。安撫好城內百姓,確保后方穩(wěn)定。”
臘月二十三,小年。狄道城內勉強有了一些節(jié)日氣氛,灶糖的香氣隱約可聞。但郡府和軍營中,氣氛卻更加緊張。公孫闕的探子回報,稽鬻麾下最精銳的“狼騎”一部,約兩千余騎,已悄然離開冬季營地,去向不明。同時,邊境多個烽燧報告,發(fā)現(xiàn)小股胡騎在遠距離窺探,似在偵察雪情與守軍動態(tài)。
李凌心知,大戰(zhàn)或許一觸即發(fā)。他下令全軍進入最高戰(zhàn)備狀態(tài),自己則衣不解甲,夜宿王府值房,隨時聽取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