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見慣了偽善與權(quán)謀,一生都在與各種偽裝打交道。他死死地盯著謝均的背影,試圖找出一絲一毫的破綻。
然而,他失敗了。他看到的,只有無盡的悲傷,和為了更崇高目標(biāo)而做出的堅定不移的決絕。
他在此人的身上,看到了一絲光,一絲久違的光。
或許,這世上真的有圣人。
或許,漢室的希望,真的就在眼前。
天可憐見,垂憐大漢!
王允遂緩緩起身,整理衣冠,神情肅穆,對著謝均深深一拜:老朽信太師了。自今日起,愿為太師馬首是瞻,共扶漢室!
謝均聞聲,他快步上前扶起王允,聲音激切:司徒公快快請起!有公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王允歸心,在天下士人心中激起萬丈波瀾。
這不止是一個人的抉擇,更是一種風(fēng)向的標(biāo)定。
王允,位列三公,三朝元老,士林領(lǐng)袖,他的抉擇,其分量遠(yuǎn)勝千軍萬馬。
緊隨其后,昔日朝中重臣馬日磾、盧植、朱儁等文官武將,紛紛效仿,攜家?guī)Э冢Ю锾鎏銮皝硗侗碱£枴?/p>
一時間,通往睢陽的道路上,景象蔚為壯觀。
車隊連綿不絕,官吏士子絡(luò)繹不絕,如同百川歸海。
天下各路名士、漢室宗親,無不將睢陽視為希望之地,懷著滾燙的報國之心,紛紛前來投奔。
甚至,一些之前的熟人,如何颙、張仲景等人,或自發(fā),或被調(diào)任,先后入了睢陽任職。
當(dāng)然,這一切的背后,都離不開遠(yuǎn)在西涼的那只無形的手。
謝喬雖身在西涼,卻通過子系統(tǒng),給謝均傳遞了詳細(xì)的名單和任用建議。
何颙精通政務(wù),在南陽士人中頗有聲望,被任命為新一任梁國相。
張機,雖被家族寄予厚望令其從政入仕,卻醫(yī)術(shù)精湛,心系醫(yī)道。被任命為太醫(yī)令,總領(lǐng)醫(yī)藥防疫之事,救治百姓疾患。
影響最大的,莫過于對北方宗室劉虞的征召。
劉虞時任幽州牧,德高望重,仁政愛民,是天下公認(rèn)的宗室楷模,在異族中也頗為威信。
根據(jù)謝喬記憶中的歷史軌跡,差不多就是在最近,他將和公孫瓚開戰(zhàn),并最終兵敗被殺。
這樣一位有能力有威望的國之柱石,如此死去,是巨大的政治浪費。
謝均立即以天子名義,派出使者,帶著天子的詔令,北上邀請他入睢陽輔政,并允許他帶上本部兵馬。
劉虞忠厚,歷史上袁紹、韓馥欲立他為君,都被他嚴(yán)詞拒絕,足見其忠心。這樣的人,召入中樞,必不會擁兵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