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最后一個舉措,在入股完成之后,股東與商家,都會在市曹史的見證下,敬拜商圣。
敬神拜神,是古代社會一種形式感極強的儀式。
謝喬利用這種形式,從道德層面進行約束。
雖然她知道,道德約束在利益面前往往不堪一擊。但配合前兩項硬性措施,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這些辦法無法徹底杜絕一切作假。
總有人心存僥幸,總有人罔顧道德。
但這些行為只能是少數(shù)了。
多數(shù)人會在高額的懲罰和嚴密的監(jiān)督下選擇誠信經(jīng)營。
不敢當,不敢當,管事里面請!鄒蘭臉上堆起恰到好處的笑容,并無半分被打擾的不耐,反而透著熟稔與客氣。
側(cè)身讓開身位,四人進門后,她再謹慎地關(guān)上門,插上門栓。隨即引著一行人進了一間僻靜的賬房。
這里遠離客房,說話不怕被人聽了去。
賬房不大,卻收拾得井井有條。一盞油燈擱在桌上,光線不強卻足夠照亮整個房間。四壁擺放著幾個木質(zhì)櫃子,上面整齊地碼放著各種賬簿和文書。燈火下,鄒蘭彎腰,從一個小櫃里取出一疊用細繩穿好的麻紙賬簿,紙張邊緣因反復(fù)翻看而有些毛糙。
這是這個月的賬目,請您先過目。鄒蘭將賬簿雙手奉上,語氣恭敬。
管事接過賬簿,粗略地翻了翻,隨后遞給了謝喬,口中道:喬先生吩咐過,賬目需由這位娘子一同核驗。
他適時地改了口,掩飾得頗為自然。
鄒蘭輕輕點頭,表示理解。她隨即說道:兩位若是對賬簿有任何不明之處,可盡管開口詢問,我對每一筆進出都清楚。
手中的賬簿頗有些分量,麻紙粗糙的紋理,在燈火下泛著微黃。謝喬垂下眼簾,只以一個管事應(yīng)有的審慎,一頁頁翻動。
豎行記賬,繁體字跡,鄒蘭的字跡雖然沒有章法,但實用,一筆一劃清晰有力,確保能夠辨認。
雖然謝喬閱讀起來吃力,但總的收入支出趨勢是清楚的。
客棧這一個月來生意興隆,比她預(yù)想的還要好。
細看賬簿,容易看出來,掌柜鄒蘭這人頗為心細,賬簿上這一月來的每一筆進項,都用濃墨清晰地標注著日期、事由和數(shù)目。
無論是客房的租金收入,還是酒菜的嚼用所得,都記錄得一絲不茍。
支出部分則特意用了稍淡的墨色加以區(qū)分,一看便知。
淡墨記錄著采買米面油鹽、柴薪炭火的日常開銷。
甚至連修繕磨損的門窗、添置新的杯盤碗碟這類零碎花費,也未曾遺漏,筆筆在冊。
謝喬的目光細致地掃過具體的細項。
閬中彭云三人,戌時入住甲四房,翌日卯時退房,進錢五十文。
陳留張起一人,戌時入住丙七房,翌日巳時退房,進錢二十文。
東郡李立一家五口,子時入住丁一通鋪,翌日巳時退房,每人五文,進錢共計二十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