匍匐在地的齊泰忽然開口:“正因如此,唐太宗北征既畢,遂行‘以夷制夷’之策?!?/p>
“但此策亦險?!?/p>
“稍有差池,便釀成安史之亂般的浩劫?!?/p>
“故而——”
“歷朝雖能暫抑外患,卻從未真正實現(xiàn)永絕邊憂?!?/p>
“陛下!”
“這正是二皇孫與臣等難以信服楊士奇之言的緣由。”
“欲求一勞永逸?”
“談何容易!”
“其間難關幾重?阻礙幾許?”
“又怎能令草原游騎如我中原王師,安居城垣,守土有責?”
“我朝強盛時,彼遁于漠北;衰微之際,即南下犯邊……”
“當今大明制度,實融歷代之所長?!?/p>
“筑長城以拒敵于外?!?/p>
“設藩王與衛(wèi)所,控扼要害?!?/p>
“前哨之地,更有歸順元將協(xié)防,借彼之力,制彼之族。”
齊泰果非常人。
昔日曾為建文帝執(zhí)掌兵部,今日論政,條理分明,如數(shù)家珍。
連當前邊防布局之細節(jié),亦了然于胸。
若只看架構之周密。
大明今日之策,幾近所能企及的極致。
言畢,齊泰抬起頭,目光如炬,直視楊士奇。
“你聲稱皇長孫許諾你參與國策制定!”
“試問,如今我大明已融合歷代治世之長,制度完備,綱紀嚴明!”
“那皇長孫還能提出什么不同凡響的方略?”
“莫非是你假托其名,肆意妄言?”
“陛下……”齊泰猛然轉身,面向御座之上的朱元璋。
“臣與二皇孫所行之事,皆出于忠君報國之誠,毫無私念,請圣上詳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