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炆,莫要沖動?!眳问陷p聲勸慰。
話音未落,侍女急步而來,手中握信一封。
“殿下,齊學(xué)士來信,叮囑您暫留宮中,靜觀其變。”
“他已將今日風(fēng)波書信多封,快馬加鞭送往四方。”
朱允炆心中一震,急忙接過。
信首數(shù)行大字躍入眼簾,頓覺心神安定。
“科舉乃國之根本!”
“擅改者,必遭天下唾棄!”
“視同異類,共討之!”
朱允炆眉梢微揚(yáng),心中暗喜。
繼續(xù)讀去——
下一行字,更是令他熱血翻涌,仿佛大局在握。
“皇長孫若執(zhí)意以百工之術(shù),動搖選才命脈!”
“朝野儒林,文人士子,萬眾一心!”
“合力阻之!”
。。。。。。
院落幽靜。
朱雄英已將歷代選才之制娓娓道來。
從漢代察舉,至魏晉九品中正。
再到隋唐開創(chuàng)科舉,沿襲至今。
大明以“四書五經(jīng)”為綱,以“進(jìn)士科”為尊的取士體系,已被他剖析得清晰分明。
一番講述,耗時逾一個時辰。
而后,他話鋒一轉(zhuǎn),直指核心。
為何太祖欽定“四書五經(jīng)”為唯一準(zhǔn)繩?
這正是馬皇后托付他深思的關(guān)鍵。
亦是此番推動百工教化,能否成局的命門所在。
朱雄英指尖蘸水,輕點(diǎn)桌面。
一道水痕橫亙其間,宛如地理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