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眼下——
茹瑞一聲怒斥,響徹大殿。
連平日與太子朱雄英政見相左的方孝孺、齊泰等人。
也紛紛攥緊拳頭,面色鐵青。
“這些年來,我朝休養(yǎng)百姓,寬徭薄賦,然此非縱容蠻夷放肆之由!”
“陛下,當以雷霆手段,震懾宵??!”
“殺一儆百,方可保社稷百年安寧?!?/p>
方孝孺聲音如刀削石。
人之性情,本就復雜。
彼時他在格物院中固執(zhí)己見,連太子勸諫也不退讓。
可面對外侮,卻挺身而出,顯出文人剛烈本色。
身后諸多大儒,紛紛頷首。
“我大明如今人口六千余萬,土地廣袤,看似無所求。”
“但為后世計,寸土不可讓!”
“蠻夷不懂天朝懷柔之德?!?/p>
“那就讓他們用血來明白何為天威!”
此時,安南等國的使者早已面無人色。
這般場面,遠超他們預料。
此前密議之時,他們還曾以為,大明正處變局,縱不屈服,也可周旋。
或許——
只需稍作讓步,派學子赴明學習技藝。
仿效盛唐舊例,互通往來。
已是最大退讓。
卻不料,大明文臣竟如猛虎被觸逆鱗,群起激憤,聲浪滔天。
“圣上……”
安南國的使者心生悔意,想要收回先前之言。
這一次行動的背后,藏著更深的圖謀。
他們真正想做的,并非激怒大明,而是借局勢動蕩之機,一舉吞并占城。
歷史上的確如此記載。
安南原本的君主姓“陳”,卻在這一時期被權臣篡位,王室易姓為“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