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條街十有其六都成了賣書的鋪子。”
話音未落,身旁攤主立刻不悅。
“這位小哥說話可得講理。拼音本就是從我們這兒傳出去的?!?/p>
“叫一聲拼音之鄉(xiāng),有何不可?”
他挺直腰背,語氣抬高。
“當(dāng)初皇長孫傳授拼音,第一個來的地方,就是咱們桃花村?!?/p>
“這不是說明咱們平安縣風(fēng)水靈驗,人心淳樸,才入了皇長孫的眼?”
“況且,建‘拼音之鄉(xiāng)’是官府點頭、朝廷默許的事?!?/p>
說到此處,他嘴角揚起,神情得意。
“你一看就不是本地人,自然只能旁觀眼熱?!?/p>
“也難怪!誰不眼熱呢?”
“這才幾個月,平安縣變了模樣。從前吃不上飯的人家,如今開店收銀,日子紅火。這一切,還不都是托了皇長孫的福?”
他口中不斷提及“皇長孫”,一句接一句,聽得朱允炆心中火起。
若非顧忌身份不宜暴露。
此人早已被拿下治罪。
“你說……皇長孫最早把拼音傳給了誰?”
攤主原不想理會,只覺此人多事。
但轉(zhuǎn)念想到近來新規(guī)。
凡對外來客商無禮者,立即驅(qū)逐出縣,取消售書資格。
眾人私下議論紛紛。
有人道,縣令想將此地打造成文脈圣地,不容外人留下惡感。
也有人說,京中權(quán)貴已悄然到訪,只為追尋皇長孫足跡。
萬一沖撞貴人,哪怕是個三品、二品大員,縣令烏紗帽也難保。
因此,攤主只得壓下怒意,隨手一指。
“順著這條路過去,便是桃花村。”
“皇長孫首次現(xiàn)身,就在那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