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莊小維和穿著白色連衣裙的嵇嵐來到一家名叫“嵇氏陶瓷藝術(shù)珍藏館”的私人博物館。
莊小維一看這名稱,驚奇了一下,問嵇嵐:“嵇氏陶瓷藝術(shù)珍藏館?莫非這家博物館是你家的?”
嵇嵐笑了笑,顯然是默認(rèn)了。
“啊?”莊小維吃驚不小,然后又有些釋然,笑著對嵇嵐說:“嵇嵐,難怪你對陶瓷那么熟悉!”
進(jìn)嵇氏陶瓷藝術(shù)珍藏館里參觀,是要買門票的,一人100元。
但由嵇嵐帶著進(jìn)去,這門票自然就免了。
走進(jìn)珍藏館后,莊小維感覺大開眼界!
嵇氏陶瓷藝術(shù)珍藏館里的收藏,琳瑯滿目,從新石器、夏商周、秦漢三國兩晉、隋唐五代遼、宋金元明清民國,一直到現(xiàn)當(dāng)代,簡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國陶瓷發(fā)展史,而且藏品質(zhì)量非常高,有不少陶瓷器堪稱國寶級別。
莊小維對嵇嵐說:“嵇嵐,你得給我介紹介紹,講解講解!我對陶瓷知之甚少。”
嵇嵐嫣然一笑,說:“好啊,沒問題。”
莊小維指著一個繪著荷花、盒子和靈芝圖案的瓷器,問:“這是什么紋樣?”
嵇嵐回答:“這是標(biāo)準(zhǔn)的和合如意圖。瓷器上所繪的荷花即為和,盒子即為合,靈芝即為如意,象征和合如意。”
莊小維又指著畫有猙獰恐怖獸面的圖案問:“這個呢?”
嵇嵐微微一笑,回答:“這是饕餮紋,又稱獸面紋。饕餮是一種神話動物,面部兼有羊、牛、虎、熊等動物的特征。《呂氏春秋》上有“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的記載。瓷器上的饕餮紋一般都是仿商周銅器的?!?/p>
莊小維指著繪了兩只喜鵲和一枚銅錢的圖案,說:“這又有什么說法呢?”
嵇嵐侃侃而談,說:“這個叫喜在眼前。這種以諧音或表意突出‘喜’字的做法,盛行于清代。繪梧桐、喜鵲,稱為‘同喜’。
繪兩只喜鵲,稱‘雙喜’。繪喜笑顏開的四個童子,稱‘四喜人’。繪一豹、一喜鵲,稱‘報喜’。繪兩喜鵲、一銅錢,稱‘喜在眼前’。繪二童子笑臉相對,稱‘喜相逢’。繪梅花梢上落一喜鵲,稱‘喜上眉梢’。繪一灌獾、一喜鵲,稱‘歡喜天地’。繪一喜蛛下垂,稱‘喜從天降’。”
來到一件斗彩雞缸杯前,莊小維問:“嵇嵐,斗彩雞缸杯中的“斗彩”是什么意思呢?”
嵇嵐回答說:“斗彩創(chuàng)燒于明成化時期,是以釉下青花、釉里紅和釉上多種彩結(jié)合而成的品種。斗彩具有豐富的表現(xiàn)力,靜動兼蓄,對比鮮明,既素雅又堂皇。”
兩人來到一件造型奇特的花瓶前。
嵇嵐介紹說:“莊老板,這件叫青花玲瓏瓷。它融青花技術(shù)之長,集鏤雕藝術(shù)之妙,玲瓏剔透,精巧細(xì)膩。瓷工用刀片在坯胎上鏤成點點米粒狀,被人們稱為“米通”,又叫玲瓏眼,再填入玲瓏釉料,并配上青花裝飾,入窯燒制而成。碧綠透明的玲瓏和色呈翠蘭的青花互為襯托,
相映生輝,給人以一種特殊的美感?!?/p>
在當(dāng)代廳里,莊小維看到了幾個讓他眼前一亮的當(dāng)代建窯瓷器:一把曜變小茶壺,一個曜變束口碗,一個特大號金點油滴大碗,一個鷓鴣斑小碗,以及一個金兔毫小盞。
這些作品雖然出自現(xiàn)代人之手,但做工之精,造型之美,窯變之奇,不亞于宋代建窯精品,甚至可以說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
嵇嵐介紹說:“這是我三叔的作品。”
莊小維問:“你三叔?”
嵇嵐說:“我三叔已經(jīng)成為福建人了,他在建陽水吉鎮(zhèn)有一個生產(chǎn)基地,并娶了一個當(dāng)?shù)厝藶槠??!?/p>
莊小維笑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