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觀樓同樣寫的是:流!
“他竟然敢?guī)е⒆舆M京,是真不怕??!”
“我估摸著,犯事的應該是他的長輩?!?/p>
陳觀樓點點頭,“理應如此?!?/p>
既然是長輩,又隔了那么多年,偷偷摸摸進京,只要不被官府抓住,危險不大。而且這對父子的戶籍文書都沒問題,顯然在西州混得還行,有官府的人幫襯。這對父子的運氣也算好,關押在天牢,遇見了陳觀樓。
陳觀樓辦事的原則之一:不撈過界。
管你是流放犯還是殺人犯,只要沒犯到他手上,他通常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管!
他只管犯人,不管查案,不負責舉報。
他是良民,又不是三好良民!
……
大理寺那邊得知天牢不經(jīng)許可,擅自登記釋放被抓捕的百姓,頓時火氣就來了。連發(fā)公文,質(zhì)問刑部幾個意思?
就差指著刑部的鼻子大罵:壞了我大理寺的好事,你們刑部負得起責任嗎?
孫道寧氣笑了!
果然讓陳觀樓說中了,大理寺真當自己是三法司老大。瞧瞧這質(zhì)問的語氣,是將刑部當成了孫子看待。
這口氣說什么也咽不下去。
孫道寧讓人回復大理寺色公文,直接在公文里面罵娘,那是一點面子都不給,等于是撕破臉。
緊接著,就上本彈劾大理寺這個卿那個卿,有一個算一個,一個都不放過。
正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大理寺辦案不力,沒那本事就別攬那瓷器活。查案啊,還得是刑部。這是刑部的專業(yè)。大理寺還是盯著官場吧,也只配混在官場,民間的案子,呵呵,還是連環(huán)案,拿著辦官場案子的手法去辦民間的案子,能順利才怪。
兩個衙門打擂臺,還是孫道寧主動挑起這場爭斗,這可將朝堂上的人驚了一跳,稀奇?。?/p>
向來穩(wěn)如老狗的孫道寧,竟然也有火爆脾氣的時候,少見,太少見了。
老話沒說錯,泥人也有三分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