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制作半發(fā)面團(口感的核心):
-中筋面粉500克放入大碗中,加入干酵母5克、白糖5克、鹽2克,攪拌均勻;慢慢倒入溫水250毫升,邊倒邊用筷子攪拌成絮狀。
-加入食用油10毫升,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團(手工揉面需揉15分鐘,直至面團表面無裂紋、不粘手);將面團放入大碗中,蓋上保鮮膜,放在溫暖處(約25c)醒發(fā)20分鐘(半發(fā)面,面團體積膨脹至1。2倍即可,不要發(fā)至2倍,否則煎的時候易變形、外皮變軟)。
-醒發(fā)好的面團取出,放在撒有干面粉的案板上,揉勻后搓成直徑約3厘米的長條,用刀切成30個小劑子(每個約20克),將小劑子搟成直徑約8厘米的圓皮(中間厚、邊緣薄,避免包餡時破皮),備用。
4。包制與煎制(酥脆的核心):
-取一張圓皮,放在手心,中間放入約30克鮮肉餡(餡要放足,生煎包才飽滿),用右手食指和拇指捏住皮的邊緣,朝一個方向捏出12-15個褶子,最后將口捏緊(避免煎的時候漏餡),放在撒有干面粉的托盤上,依次包好所有生煎包,靜置10分鐘(二次醒發(fā),讓生煎包更松軟)。
-平底鍋燒熱,倒入食用油50毫升,油熱后(油溫約六成熱,放入蔥花會冒泡),將生煎包整齊地放入鍋中(生煎包之間留1厘米空隙,避免煎的時候粘在一起),中小火煎3分鐘,直至生煎包底部變成金黃色(煎的時候要勤觀察,避免底部糊了)。
-沿著鍋邊慢慢倒入清水100毫升(水量沒過生煎包底部1厘米即可),立即蓋上鍋蓋,轉(zhuǎn)小火燜8分鐘(讓生煎包熟透,皮凍融化成湯汁);燜至鍋中水分基本收干,打開鍋蓋,轉(zhuǎn)中火煎2分鐘,直至底部再次變得酥脆(此時要勤晃動平底鍋,避免生煎包粘底)。
-關(guān)火,撒上白芝麻15克和蔥花20克,蓋上鍋蓋燜1分鐘(讓芝麻和蔥花的香味融入生煎包),即可出鍋裝盤(用鏟子小心鏟起,避免底部酥脆的外皮脫落)。
5。成品特點:生煎包外形飽滿,褶子清晰;底部金黃酥脆,咬起來有“咔嚓”聲;上部外皮松軟有彈性,不粘牙;內(nèi)餡咸鮮多汁,五花肉的油潤、皮凍的湯汁、蔥花的清香完美融合;咬開時要小心燙嘴,湯汁濃郁不膩,肉餡緊實不柴;秋冬吃一個,外皮脆、內(nèi)餡鮮、湯汁暖,配著熱豆?jié){,渾身都暖和,飽腹感十足。
三、鮮香滿店,酥脆暖透晨寒
第一鍋生煎包剛出鍋,林晚星就拿起一個,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底部酥脆,外皮松軟,湯汁瞬間在嘴里散開,咸鮮可口,她忍不住笑道:“景淵哥,太好吃了!跟我在上海吃的一模一樣,底脆、餡鮮、還爆汁,一點都不膩!”
謝景淵也嘗了一個,點點頭:“面團醒發(fā)時間剛好,不軟不硬;肉餡調(diào)味也合適,皮凍加得夠多,爆汁效果好。趙哥特意來提議,咱們得趕緊給他留一份。”
話音剛落,店門就被推開,趙先生帶著兒子走進來,一聞到香味就笑著說:“這味兒對了!就是上海生煎包的香味!”林晚星連忙盛了四個生煎包,遞到他們面前,又配了一杯熱豆?jié){。
趙先生的兒子拿起一個生煎包,吹了吹就咬了一口,眼睛瞬間亮了:“爸爸,這個包子好好吃!里面還有湯!”趙先生也咬了一口,點頭稱贊:“底脆餡鮮,湯汁夠多,比我之前吃的早點攤還正宗!我再打包十個,給孩子媽媽和同事帶過去,讓他們也嘗嘗?!?/p>
上午七點多,店里漸漸熱鬧起來。送孩子上學(xué)的寶媽李姐走進來,點了四個生煎包和一杯熱牛奶:“天冷孩子不愛吃早飯,你們家這生煎包聞著就香,孩子肯定愛吃?!惫唬⒆映粤藘蓚€還想吃,李姐笑著說:“明天我還來,再給孩子帶兩個當(dāng)早餐。”
九點多,上班族們也來了。在附近公司上班的小張,一下子買了八個生煎包:“我同事昨天跟我說你們家新出了生煎包,今天特意早點來,果然沒失望!底脆爆汁,配著豆?jié){吃,一上午都不餓?!?/p>
最熱鬧的是中午,美食博主蘇晴帶著相機走進來,一進門就喊:“晚星!我刷到有人曬你們家的鮮肉生煎包,特意來打卡!”她拿起一個生煎包,對著鏡頭展示:“家人們!你們看這生煎包,褶子清晰,底部金黃酥脆,看著就有食欲!我先替你們嘗一口——哇!太好吃了!底脆、皮軟、餡鮮,還爆汁!一點都不膩,肉餡緊實,蔥花香味特別濃!老板用的是新鮮五花肉和手工熬的皮凍,真材實料,吃著放心!”
打烊時,三鍋生煎包已經(jīng)賣完了,平底鍋也洗得干干凈凈。林晚星正在整理顧客反饋:“景淵哥,今天好多顧客說想吃素餡的生煎包,還有人問能不能做甜口的,比如豆沙餡的?!?/p>
謝景淵擦了擦手,走過來坐在她身邊:“沒問題,下次咱們可以準(zhǔn)備兩種餡,鮮肉餡和韭菜雞蛋餡(素餡),甜口的可以做豆沙餡,但得用全發(fā)面,口感更松軟。還可以給生煎包配點醋,解膩又提鮮,顧客吃著更舒服?!?/p>
林晚星點點頭,看向窗外——冬日的陽光透過云層,灑在街道上,店里殘留的生煎包香味還在空氣中彌漫。她忽然覺得,“星語花坊”就像一個小小的美食容器,裝著粵式的溫潤、川味的熱辣、蘇式的清甜,還有滬式的咸鮮,每一款美食都帶著不同城市的煙火氣,用最地道的味道,溫暖著食客們的秋冬。
他們的美食故事,還在繼續(xù)。每一次傾聽食客的需求,每一次用心研發(fā)新口味,都是對美食的熱愛,也是對生活的真誠。而這一個個、一碗碗帶著溫度的美食,正讓“星語花坊”成為這座城市里,最讓人牽掛的味覺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