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布1塊(蒸糯米時用,防止糯米粘在蒸籠上,選細密的醫(yī)用紗布,避免漏米)。
-搟面杖1根(捶打糯米用,選木質(zhì)搟面杖,頭部較寬,方便發(fā)力;若無搟面杖,可用干凈的玻璃瓶替代)。
-平底鍋1個(煎糍粑用,優(yōu)選不粘鍋,避免煎時粘連,鍋底直徑20厘米最佳,一次可煎4塊)。
-小鍋1個(熬紅糖漿用,優(yōu)選不銹鋼小鍋,導(dǎo)熱均勻,避免用鐵鍋,易染色)。
-刮刀1把(攪拌糖漿用,選硅膠刮刀,耐高溫,避免刮傷鍋底)。
-菜刀1把(切糍粑塊用,選鋒利的菜刀,切時不易粘刀)。
-盤子2個(裝熟黃豆粉和糍粑用,其中一個盤子需刷油,防止糍粑粘連)。
-廚房秤1臺(精準(zhǔn)稱量原料,新手必備,避免糖漿過稀或過稠)。
-關(guān)鍵步驟:
1。浸泡蒸制糯米(軟糯的核心):
-圓粒糯米放入大碗中,加入足量清水(水面高出糯米3厘米),浸泡6小時(若時間緊張,可浸泡4小時,但需用溫水,加速吸水;浸泡好的糯米應(yīng)顆粒飽滿,用手指能輕松捏碎,無硬芯)。
-浸泡好的糯米用清水沖洗2次,瀝干水分,倒入鋪好紗布的蒸籠中,用手輕輕鋪平(厚度約2厘米,避免過厚,蒸制時受熱不均),在糯米表面均勻撒50毫升清水,蓋上蒸籠蓋。
-蒸鍋加水燒開,將蒸籠放入蒸鍋,中火蒸40分鐘(蒸至第20分鐘時,可打開蒸籠,用筷子翻動糯米,讓上下層受熱均勻;蒸好的糯米應(yīng)軟糯但不粘手,無硬芯,若有硬芯,需再蒸5分鐘)。
2。捶打制作糍粑胚(韌性的核心):
-蒸好的糯米趁熱倒入干凈的案板上(案板需提前刷一層薄油,防止粘連),用搟面杖的頭部反復(fù)捶打糯米(捶打時力度要均勻,每捶打3下,用搟面杖將糯米翻拌一次,避免局部粘在案板上)。
-捶打10分鐘后,糯米應(yīng)形成黏合的團狀,用手捏起不易散開(若糯米過于松散,可加5毫升溫水,繼續(xù)捶打2分鐘;捶打時間不宜過長,否則糍粑會過于黏牙)。
-將捶打好的糯米團整理成直徑8厘米、厚度2厘米的圓形餅狀,放在刷油的盤子上,冷卻至室溫(約30分鐘,冷卻后方便切塊,避免切塊時粘連),用菜刀將糯米餅切成8塊大小均勻的方形糍粑胚(每塊約50克,切時菜刀可沾少量油,防止粘刀)。
3。熬制紅糖漿(香甜的核心):
-小鍋中加入老紅糖、冰糖和80毫升清水,開小火加熱,用硅膠刮刀不斷攪拌(攪拌時要沿鍋底順時針方向,避免糖漿粘在鍋底燒焦)。
-加熱5分鐘后,紅糖和冰糖完全融化,糖漿開始冒泡,繼續(xù)攪拌2分鐘,至糖漿變得粘稠(用刮刀挑起糖漿,能形成緩慢滴落的細絲,滴入冷水中能凝固,不化開,說明濃度剛好;若糖漿過稀,可繼續(xù)加熱1分鐘,若過稠,可加5毫升清水調(diào)整)。
-熬好的紅糖漿關(guān)火,放在一旁保溫(避免冷卻后凝固,若凝固,可小火加熱10秒,重新融化)。
4。煎制紅糖糍粑(外脆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