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寒夜思甜,一塊年糕的溫暖構想
蘿卜牛雜的熱湯還在保溫桶里冒著熱氣,冬夜的寒意卻來得愈發(fā)濃烈。這天打烊后,林晚星整理外賣訂單時,發(fā)現(xiàn)好幾條備注都寫著“想要熱乎的甜口主食”——有加班的上班族想當宵夜,也有寶媽想給孩子當飯后甜點。
她捧著訂單本走到正在收拾灶臺的謝景淵身邊,指尖戳了戳紙面:“景淵哥,你看,冬天大家除了想喝熱湯,還特別饞甜乎乎的熱主食。咱們現(xiàn)在的甜食只有桂花糖粥,要是能整個能捧著吃、又頂飽的甜口小吃就好了?!?/p>
謝景淵擦完最后一塊瓷磚,直起身揉了揉腰:“我倒想起去年去臺灣旅游時,夜市里的紅豆沙年糕特別受歡迎。蒸得軟糯的年糕泡在綿密的紅豆沙里,撒上點花生碎,一口下去又甜又暖,還管飽。而且做法不復雜,提前蒸好年糕、熬好紅豆沙,顧客點單時加熱就能出餐,很適合冬天賣?!?/p>
“紅豆沙年糕!”林晚星眼睛一亮,從手機里翻出當時拍的美食照片——雪白的年糕浸在深紅的紅豆沙里,上面撒著金黃的花生碎,看著就暖乎乎的?!斑@個太合適了!年糕軟糯,紅豆沙香甜,熱乎著吃特別暖胃,不管是當宵夜還是甜點都剛好。咱們店之前沒做過臺式小吃,正好能添個新口味?!?/p>
兩人說干就干,林晚星立刻給在臺灣定居的閨蜜打視頻電話。閨蜜在當?shù)亻_了家甜品店,最會做傳統(tǒng)紅豆沙年糕:“選年糕要選水磨糯米做的,才夠軟;紅豆得提前泡透,加紅糖慢熬才夠香,最后要留幾顆完整的紅豆增加口感”,閨蜜的叮囑條理清晰,林晚星逐條記在筆記本上;謝景淵則列了采購清單,特意標注“紅豆要選顆粒飽滿的,紅糖要老紅糖,香味更濃”。
第二天一早,天還沒亮,兩人就趕去糧油市場。謝景淵在年糕攤前蹲了半天,反復對比好幾家的水磨年糕,最后選了最白、摸起來最細膩的:“這種年糕蒸出來不粘牙,口感最軟”;林晚星則在雜糧攤前挑紅豆,一顆顆翻看,剔除癟粒和雜質,“閨蜜說只有顆粒飽滿的紅豆,熬出來的豆沙才綿密”?;氐降昀飼r,朝陽剛好爬上窗臺,兩人對著堆在操作臺上的食材,眼里滿是期待。
二、慢熬細蒸·臺式紅豆沙年糕
-適配場景:臺灣傳統(tǒng)甜品小吃,軟糯香甜,暖身又頂飽,適合冬季作為宵夜、餐后甜點或早餐。尤其適合上班族、學生黨及喜歡甜口的人群,熱食口感最佳,可根據(jù)喜好加花生碎、椰蓉或芋圓,熬好的紅豆沙可冷藏存放3-4天,年糕需密封冷藏,食用前加熱即可。
-基礎原料(約制作25份):
-主料:水磨糯米年糕1500克(切成5厘米見方、1厘米厚的方塊)、紅豆1000克、老紅糖500克(可根據(jù)甜度喜好調整)。
-輔料:清水3000毫升、熟花生碎100克、椰蓉50克(可選)、黃油20克(可選,增加豆沙順滑度)。
-工具:不銹鋼大鍋1個(熬紅豆沙用)、蒸鍋1個、蒸籠布1塊、菜刀1把、案板1塊、電子秤1臺、量杯1個、木勺1把、小碗25個、保鮮膜1卷、密封盒2個。
-關鍵步驟:
1。處理紅豆(綿密的關鍵):
-紅豆挑去癟粒、雜質,用清水沖洗干凈,然后加入2000毫升清水,浸泡4小時(或冷藏浸泡過夜),至紅豆吸飽水分、用手指能輕松捏碎的程度。
-泡好的紅豆撈出,瀝干水分,放入不銹鋼大鍋中,加入1000毫升清水(水量沒過紅豆2厘米即可,避免過多導致豆沙過稀)。
2。熬制紅豆沙:
-大火將紅豆煮至沸騰,然后轉小火,蓋上鍋蓋慢熬1。5小時(期間每隔20分鐘攪拌一次,避免紅豆粘底),直至紅豆軟爛,用木勺輕輕一壓就能成泥。
-加入老紅糖,繼續(xù)用小火熬煮20分鐘,邊熬邊用木勺順時針攪拌(防止紅糖糊底),至紅糖完全融化,紅豆沙變得濃稠(提起木勺,豆沙能呈塊狀滴落,而非稀糊狀)。
-若喜歡更順滑的口感,可加入黃油,攪拌至完全融化;若喜歡有顆粒感,可提前撈出15的熟紅豆,待豆沙熬好后再拌回去,增加口感層次。
-關火,將紅豆沙盛出,放入干凈的密封盒中,自然冷卻后冷藏備用(冷藏后豆沙會更濃稠)。
3。蒸制年糕:
-蒸鍋加水,大火燒開,蒸籠里鋪上浸濕的蒸籠布(防止年糕粘底)。
-將切好的年糕塊均勻鋪在蒸籠布上,注意年糕塊之間留1厘米間隙(避免蒸后粘連),蓋上鍋蓋,中火蒸10-12分鐘,至年糕變得透明、用筷子能輕松戳透(蒸好的年糕要趁熱用,涼了會變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