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中火,將調(diào)好的茯苓粉糊緩緩倒入砂鍋中,邊倒邊用木勺攪拌(防止結(jié)塊),煮3-5分鐘至湯變稠滑(提起木勺,湯能掛在勺上緩慢滴落即可,不要煮太稠)。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4。過濾與裝盛(提升口感,去渣留沙):
-關火后,取出陳皮紗布袋,用勺子按壓紗布袋,擠出里面的陳皮汁(避免浪費香味);若喜歡細膩口感,可將部分煮好的紅豆沙用漏勺過濾,留下細膩的沙漿,再與剩余的紅豆混合(喜歡顆粒感可省略此步)。
-將煮好的陳皮紅豆沙分裝到陶瓷碗中,每碗約200毫升,放至溫熱(避免燙口)即可食用;剩余的紅豆沙倒入保溫桶中,溫度保持在60℃左右,方便顧客隨時取用。
5。成品特點:紅豆沙綿密細膩,入口即化,帶著淡淡的顆粒感;陳皮香濃郁卻不搶味,與甜味融合得恰到好處,回甘明顯;湯體稠滑不糊口,喝一口暖到胃里,手腳冰涼時喝一碗,全身都透著暖意,甜而不齁,老少皆宜。
三、甜湯暖巷,陳皮香透冬夜
第一鍋陳皮紅豆沙剛熬好,溫潤的甜香就混著陳皮的陳香飄出了后廚。林晚星盛了小半碗,吹涼后喝了一口——紅豆沙在嘴里化開,陳皮的清香慢慢散開,最后還有一絲回甘,她忍不住轉(zhuǎn)頭對謝景淵說:“太好喝了!跟舅媽熬的一模一樣,比我在廣州甜品店喝的還香,肯定能賣得好!”
謝景淵也盛了一碗,用勺子舀起一勺看了看:“紅豆煮得夠沙,湯也稠滑,陳皮香剛好。今天降溫,來喝熱甜湯的人肯定多?!?/p>
話音剛落,店門就被推開了,帶著一身寒氣的張阿姨走了進來,一聞到香味就笑了:“晚星,你們這是做什么好吃的?聞著又甜又香,我在門口就聞到了!”
“張阿姨,我們新做的陳皮紅豆沙,暖身子的,您要不要嘗嘗?”林晚星連忙盛了一碗遞過去。張阿姨接過碗,吹了吹就喝了一口,眼睛瞬間亮了:“哎喲,這湯太舒服了!紅豆沙細,陳皮香也正,喝著胃里暖暖的,比喝熱水管用多了!給我再裝兩碗,我?guī)Щ丶医o老伴也嘗嘗!”
上午十點多,店里漸漸熱鬧起來。有剛送完孩子的寶媽,點了一碗紅豆沙配蟹殼黃:“早上送孩子凍得手疼,喝碗這個太暖了,陳皮味不沖,孩子也能喝。”也有穿著校服的學生,捧著熱乎的紅豆沙,小口喝著:“之前在廣州旅游喝過這個,你們家的比那邊的還甜一點,更好喝!”
最熱鬧的是傍晚,下班的上班族們排起了隊。在附近寫字樓上班的陳小姐,一下班就沖了進來:“我刷朋友圈看見有人曬你們家的紅豆沙,特意過來的!我每到冬天就手腳涼,喝這個正合適?!彼攘艘豢诰吞统鍪謾C:“我得給同事們推薦,這么冷的天,喝碗熱甜湯也太治愈了!”
晚上七點多,美食博主蘇晴又來了,這次還帶了兩個朋友:“晚星!我上次吃了蟹殼黃就惦記你們家,聽說新出了陳皮紅豆沙,特意帶朋友來嘗!”她盛了一碗,對著鏡頭展示:“家人們!你們看這紅豆沙,多細膩!陳皮香特別濃,喝著不齁甜,冬天喝一碗暖到心坎里!老板用的是三年新會陳皮,赤小豆也泡了四小時,真材實料,喝著放心!”
九點多,打烊前最后一位顧客是住在附近的老爺爺,他拄著拐杖,慢慢走到柜臺前:“小姑娘,給我裝一碗紅豆沙,要熱的。我年輕的時候在廣州待過,就愛喝這個,今天聞到香味就走不動道了?!绷滞硇沁B忙盛了一碗熱的遞過去,老爺爺喝了一口,眼眶都紅了:“就是這個味道!多少年沒喝到了,謝謝你啊小姑娘,讓我想起以前的日子了?!?/p>
打烊時,兩鍋陳皮紅豆沙已經(jīng)賣空了,保溫桶里干干凈凈。林晚星和謝景淵坐在窗邊,手里捧著溫熱的紅豆沙,看著窗外的路燈亮起,冬夜的寒風好像也沒那么冷了。
“景淵哥,今天賣了30多碗紅豆沙,好多顧客說要天天來喝,還有人問能不能做熱的綠豆沙?!绷滞硇悄樕蠞M是笑意,“咱們現(xiàn)在有脆的、咸的、甜的,還有暖湯,不管顧客冬天想吃什么,都能找到合適的?!?/p>
謝景淵握著她的手,指尖帶著暖意:“都是你愿意花心思,從泡紅豆到刮陳皮,每一步都仔細,才能做出這么受歡迎的甜湯。接下來,咱們還可以根據(jù)顧客的反饋,加些蓮子、百合,做陳皮蓮子紅豆沙,讓選擇更多樣。”
林晚星點點頭,看向窗外——冬夜的風還在吹,但店里殘留的陳皮香和甜香,卻讓這個冬天變得格外溫柔。她忽然覺得,美食最動人的地方,就是能把不同地域的溫暖味道帶到一座城市,用一碗熱乎的陳皮紅豆沙,驅(qū)散食客的寒意,也讓“星語花坊”的煙火氣,在冬夜里愈發(fā)濃郁。
她知道,他們的美食故事還在繼續(xù),每一款新吃食,都是他們寫給食客的冬日告白,用溫潤的甜潤,抵御寒冷,留下最溫暖的味覺記憶。
喜歡穿越古代擺攤小廚娘請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擺攤小廚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