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步驟:
1。處理栗子與制栗子泥:帶殼板栗放入鍋中,加足量純凈水沒過,大火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煮20分鐘至熟軟,撈出后趁熱去殼去內(nèi)膜(放涼后難剝);熟栗子放入料理機(jī),加30ml純凈水打成細(xì)膩的栗子泥(若偏干可再加10ml水),放涼至室溫。
2?;旌戏垲惻c制糕坯:取100g糯米粉放入大碗,加30g白砂糖,用手搓勻;倒入栗子泥、麥芽糖和蜂蜜,反復(fù)揉5分鐘至形成不松散、不粘手的面團(tuán)(若粘手可少量加剩余糯米粉);將面團(tuán)分成每份35g的小劑子,搓成圓球。
3。壓模定型與裝飾:烤盤刷一層薄油,鋪油紙,將小劑子放在油紙上,用手掌輕輕壓成直徑5cm、厚1。2cm的圓餅;取熟白芝麻撒在餅面,輕輕按壓讓芝麻粘牢(避免烘烤時(shí)脫落)。
4。烘烤與放涼:烤箱提前預(yù)熱至170c,放入烤盤,中層烤22分鐘,直至糕體邊緣呈微黃色、表面微微發(fā)亮,取出后放在晾架上放涼至室溫(避免受潮變軟,常溫可放6小時(shí))。
5。成品特點(diǎn):糕體呈淺棕色,表面撒著白芝麻,入口有栗子的綿甜、糯米的軟糯,咬著有嚼勁卻不費(fèi)牙,揣在羊皮短褂的內(nèi)袋里,爬山時(shí)捂得暖乎乎的,吃起來甜暖頂餓——阿牧趕著牛群到山腰,掏出一塊咬了一口,暖甜的味道順著喉嚨滑下去,放牧的冷意少了大半,口袋里的草屑也沒沾到糕上。他裝了六塊放進(jìn)腰間的皮袋:“趕著牛群走一下午,吃兩塊糕,餓不慌,身子也暖了,比帶凍餅子舒服多了”,這便成了“阿柚栗子糯米糕”。
(三)蘿卜干麥芽糕·熱湯佐食款
-適配場景:湯館配湯、晚秋閑食,清潤解膩,襯合湯鮮
-基礎(chǔ)原料:
-主料:蘿卜干60g(選咸香蘿卜干,提前用溫水泡20分鐘去鹽,瀝干切細(xì)?。⑸溠?0g(提前用溫水泡2小時(shí),蒸熟后切碎)、粘米粉120g、玉米淀粉30g(增加韌性,避免過軟)、白砂糖20g(淡甜,不搶湯鮮)
-輔料:純凈水120ml(調(diào)粉漿用)、芝麻油3ml(拌蘿卜干,增香)、熟粘米粉15g(操作時(shí)防粘)、方形不粘模具(5cmx5cm,無涂層)、油紙(墊模具底部)
-關(guān)鍵步驟:
1。處理蘿卜干與麥芽:泡軟的蘿卜干丁擠干水分,放入小碗,加芝麻油拌勻(增加油潤感,避免糕體干澀);生麥芽放入蒸鍋,上汽后中火蒸15分鐘至熟軟,取出后放涼,用刀切碎至米粒大小。
2。調(diào)粉漿與混合食材:粘米粉、玉米淀粉、白砂糖放入大碗,慢慢加入純凈水,邊加邊用蛋抽攪拌,直至形成無顆粒、呈流線狀的細(xì)膩粉漿;加入蘿卜干丁和切碎的熟麥芽,輕輕攪勻,靜置20分鐘(讓粉漿充分吸收食材風(fēng)味)。
3。蒸制定型:模具內(nèi)壁刷一層薄油,底部墊油紙,倒入靜置好的粉漿,輕輕震模具排出氣泡(避免蒸后出現(xiàn)空洞);蒸鍋上汽后放入模具,中火蒸25分鐘,關(guān)火后燜5分鐘(確保糕體熟透),取出后放涼至室溫。
4。切塊與防粘:待糕體完全冷卻,用刀蘸熟粘米粉,切成5cmx5cm的方塊(每切一次蘸一次粉,避免粘刀),碼在鋪了熟粘米粉的瓷盤里。
5。成品特點(diǎn):糕體呈淡灰白色,透著蘿卜干的淺黃與麥芽的乳白,入口綿密清潤,蘿卜干的咸香混著麥芽的微甜,配著熱湯吃時(shí),既不搶羊肉湯的鮮,還能解湯的油膩、壓羊肉的腥氣——阿湯把糕帶回湯館,客人捧著熱湯咬一口糕,咸甜的味道與湯的鮮醇混在一起,沒有半點(diǎn)膩味,比配腌菜清爽多了。他裝了半盤放進(jìn)食盒:“湯館的客人都說,喝羊肉湯搭這塊糕,嘴里清潤,胃里也舒服”,這便成了“阿柚蘿卜干麥芽糕”。
三、柿霜覆竹筐,暖潤驅(qū)秋涼
阿紙帶著山藥無花果凍坐在紙坊裁紙,傍晚來添貨時(shí),宣紙堆上多了張畫著柿樹的棉紙:“含著凍碾紙漿,手腕不酸了,裁出的窗紙也沒沾到半點(diǎn)糖渣”;阿牧趕著牛群走了四里山,回來時(shí)皮袋里還剩三塊栗子糯米糕,說“給同村的牧人分了兩塊,他們讓我再訂半袋,說放牧羊群時(shí)吃著暖身”;阿湯每天午后都提著食盒來取蘿卜干麥芽糕,湯館的暖爐旁,總擺著盛著糕的白瓷碟,碟邊還放著枚新鮮柿蒂。
夕陽把柿果染成暖橙色,落在鋪著藍(lán)布的竹筐上,像撒了把碎琥珀。阿柚坐在攤前,看著瓷盤里的點(diǎn)心——山藥無花果凍泛著淡黃,像浸了柿露的玉;栗子糯米糕堆成小堆,飄著芝麻的香;蘿卜干麥芽糕透著淺黃,在晚風(fēng)中透著暖潤。她摸了摸竹筐里的柿果,忽然想起阿紙裁好的宣紙,紙紋細(xì)得像麥芽糕里的麥芽碎。
這時(shí),阿紙抱著卷剛裁好的窗紙走來,紙角畫著小小的柿果:“阿柚姑娘,給你裁了卷窗紙,冬天貼在攤前擋風(fēng)正好。”阿柚接過窗紙,指尖觸到細(xì)膩的紙紋,抬頭時(shí)看見阿牧牽著黃牛路過,皮袋里露著塊栗子糯米糕,風(fēng)里飄著柿香與糕香;阿湯也提著空食盒走來,笑著說“湯館的蘿卜干麥芽糕又賣完了,掌柜的讓我再拿一整盤,說傍晚喝熱湯的客人都等著呢”。晚秋的風(fēng)掠過階前,柿霜落在藍(lán)布上,混著點(diǎn)心的暖潤,成了秋日末尾最貼心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