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風饞脆,一口酥餅的街巷念想
老北京炒肝的鹵香還沒散盡,冬晨的寒風里又多了幾分對酥脆小吃的期待。這天上午,林晚星整理顧客留言本時,一條字跡娟秀的備注讓她眼前一亮:“冬天總想吃點脆生生的小點心,配著熱粥或熱茶,暖又解悶”,下面還畫了個小小的餅狀圖案。
她拿著留言本湊到正在揉面的謝景淵身邊,笑著說:“景淵哥,你看,大家想吃酥脆的點心了。咱們店里的小吃要么是湯湯水水,要么是軟糯的年糕,還沒有這種能捧著吃、越嚼越香的酥餅,要不試試做蟹殼黃?”
謝景淵停下手里的活,眼睛瞬間亮了:“蟹殼黃好啊!上次去上海出差,在老巷子里吃的蟹殼黃至今忘不了——外皮脆得掉渣,咸口的有蔥花豬油香,甜口的裹著黑芝麻糖,配著熱豆?jié){吃絕了。而且這餅能提前烤好,用保溫箱裝著,顧客隨買隨吃,冬天吃著也不涼?!?/p>
“我就知道你記得!”林晚星翻出手機里存的蟹殼黃照片,“你看,烤得金黃油亮,像蟹殼一樣,看著就有食欲。咱們得找上海老方子,不能少了豬油,不然不香?!闭f著就給在上海開點心鋪的姨媽打視頻電話,姨媽在電話里反復強調:“面團要分油皮和油酥,油酥里豬油要多,才夠酥;餡料咸口加蔥花和火腿,甜口加黑芝麻和白糖,一定要用烤箱上下火烤,外皮才會脆。”
第二天一早,天還沒亮,兩人就趕去糧油市場。謝景淵在豬油攤前仔細挑選,專挑顏色雪白、沒有異味的板油:“這種豬油煉出來香,做油酥最好?!绷滞硇莿t在干貨攤前選黑芝麻,抓了一把在手心里揉搓:“要這種顆粒飽滿、沒雜質的,磨成粉才香?!被氐降昀飼r,朝陽剛染紅天邊,操作臺上的面粉、豬油、餡料碼得整整齊齊,透著一股老上海的點心香氣。
二、酥皮現(xiàn)烤·滬式蟹殼黃
-適配場景:上海傳統(tǒng)街頭點心,外皮酥脆,內餡咸甜可口,適合秋冬季節(jié)作為早餐、下午茶或零嘴。尤其適合上班族、學生黨及喜歡酥脆口感的人群,搭配熱豆?jié){、熱茶或桂花糖粥食用最佳,現(xiàn)烤現(xiàn)吃口感最好,冷卻后可放入烤箱150℃加熱5分鐘,恢復酥脆。
-基礎原料(約制作40個,咸甜各20個):
-面團原料(油皮+油酥):
-油皮:中筋面粉500克、溫水200毫升(30℃左右,激活面筋)、豬油50克、白糖20克、鹽5克。
-油酥:低筋面粉300克、豬油180克(必須用純豬油,不可用其他油替代,影響酥脆度)。
-餡料原料:
-咸口餡:豬油50克(融化)、蔥花100克(切碎,瀝干水分)、火腿丁80克(切碎)、鹽5克、白胡椒粉3克。
-甜口餡:黑芝麻150克(炒熟后磨成粉)、白糖200克、豬油60克(融化,增加黏性)、熟白芝麻50克(點綴)。
-其他:雞蛋1個(取蛋黃,刷表面,增加金黃色澤)、清水少許(調整面團濕度)。
-工具:烤箱1臺、廚師機1臺(可選,手動揉面也可)、搟面杖1根、圓形模具(直徑5厘米,可選)、電子秤1臺、量杯1個、烤盤2個、油紙2張、保鮮袋1個。
-關鍵步驟:
1。制作油皮與油酥(酥脆的核心):
-油皮:中筋面粉、溫水、豬油、白糖、鹽放入盆中,用筷子攪拌成絮狀,然后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團(揉至“三光”:盆光、手光、面光),蓋上保鮮膜,醒發(fā)30分鐘(醒發(fā)讓面筋松弛,后續(xù)搟皮不回縮)。
-油酥:低筋面粉與豬油放入盆中,用手揉成細膩的油酥面團(油酥要軟硬適中,與油皮硬度一致,方便后續(xù)包裹),分成2等份,分別與咸甜餡料混合,蓋上保鮮膜,靜置20分鐘。
2。制作餡料:
-咸口餡:融化的豬油、蔥花、火腿丁、鹽、白胡椒粉放入碗中,攪拌均勻,制成咸香餡(蔥花要瀝干水分,避免餡料出水,影響餅的酥脆度)。
-甜口餡:黑芝麻粉、白糖、融化的豬油放入碗中,攪拌至能捏成團的狀態(tài),加入熟白芝麻,拌勻,制成甜香餡。
3。分劑子與包制:
-醒發(fā)好的油皮面團分成40等份(每個約20克),揉成小圓球;咸甜油酥面團各分成20等份(每個約15克),分別包裹咸甜餡料(每個餡料約10克),揉成小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