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吏攜新約
司天監(jiān)的鐘聲第三次敲響時,西市口來了隊持幡的吏員。為首的年輕人穿著改良的星紋官袍,腰間懸著半塊隕鐵令牌,與青布衫老者留下的青銅令牌拼在一起,正好是“天地人合”四個古字?!巴磔吺切氯挝睹}司觀星吏?!彼干戏畔戮砻鼽S綢布,展開的瞬間,地火泉突然騰起銀霧,在霧中顯出新天契的全文:“味脈不分官民,不別貴賤,以人間煙火為根,以星辰流轉(zhuǎn)為引,共護(hù)者皆為脈主。”
林晚星的纏藤刀在綢布上輕輕劃過,刀痕處浮出無數(shù)指印——有煤市街?jǐn)傊鞯模形魇惺晨偷?,甚至有那少年與陳跛子的?!斑@新契需所有與味脈相關(guān)者共印。”年輕人從袖中取出個陶印,印紋是朵盛開的桂花,花瓣上刻著七味星符,“此為‘萬民印’,需蘸著地火泉與百家煙火氣方能生效。”他往印泥里摻了把自己的頭發(fā),“晚輩也是蝕味體,愿以青絲為誓,絕不再犯前人之過?!?/p>
秦風(fēng)新燒的陶盤突然裂開,里面的“鎮(zhèn)魂五味粥”順著裂紋滲入地下,在青石板上燒出菜譜?!啊f民合歡糕’,需用西市七十二家店鋪的面粉混合,以地火泉和面,百家灶火同烤。”他指著陶盤邊緣的銀紋,“昨晚燒窯時,陶土自動吸了各家煙囪的煙灰,這花紋就是七十二家的煙火印記?!?/p>
二、面攤藏新脈
西市最熱鬧的街口,突然支起個流動面攤。攤主是個梳雙鬟的少女,揉面的木案下藏著個銅鈴鐺,搖動時,所有攤位的食材都會輕輕震顫。她往面團(tuán)里撒了把蔥花,蔥花落地竟長成株小桂樹,葉片上寫著“李”字,與林晚星刀鞘的纏藤紋共用條脈絡(luò)。
“我是味脈閣伙夫的后人?!鄙倥畯陌赶氯〕霰居筒假~本,里面記著從宣和年間到如今的味脈瑣事:誰家的糖糕最甜,誰家的醬肉最香,甚至記著林晚星祖父年輕時在煤市街?jǐn)[攤的日子。她翻到最后一頁,上面畫著個奇怪的蒸籠,籠屜分七層,每層都標(biāo)著不同的時辰,“這是‘聚脈籠’,能將百家煙火氣凝成‘脈魂’,讓新契擁有生生不息的力量?!?/p>
孫大姐的豆?jié){桶突然長出藤蔓,纏繞著面攤的木案向上攀爬,藤葉間結(jié)出的豆子里,裹著細(xì)小的星砂?!疤咽钟浝镎f,味脈的根基從不是總樞,是百姓的飯桌?!彼?jié){里撒了把少女的面粉,漿面浮起幅地圖,西市的每家店鋪都被藤蔓相連,最終匯聚到“天地味”攤子,“這叫‘人間脈藤’,哪家的煙火氣斷了,對應(yīng)的藤葉就會枯萎?!?/p>
三、反轉(zhuǎn)現(xiàn)真脈
午時的日頭最烈時,面攤的面團(tuán)突然變黑。少女的銅鈴鐺爆出黑霧,在半空凝成個猙獰的人影——竟是那司天監(jiān)監(jiān)正的魂魄,正往面團(tuán)里吐著黑絲?!八狼耙栽箽饣危廴救f民?。 蹦贻p人突然撲向黑霧,胸前的胎記爆發(fā)出銀光,將黑霧吸入體內(nèi),“蝕味體既能吸毒,也能鎮(zhèn)魂!”
他痛苦地蜷縮在地,皮膚下仿佛有無數(shù)蟲豸在游動。林晚星往他嘴里塞了塊“心宿護(hù)脈餅”,餅香順著他的七竅溢出,在半空拼出真相:當(dāng)年監(jiān)正并非故意投毒,而是誤信了官契留下的假賬,以為蝕味體真會毀滅味脈,才鋌而走險?!八R終前將半數(shù)魂魄封在鈴鐺里,就是想親眼看看新契是否能成?!?/p>
少女突然抓起銅鈴鐺擲向地火眼,鈴鐺炸裂的碎片中,浮出監(jiān)正的半張臉,正對著年輕人點(diǎn)頭。“原來他是想贖罪!”胡榮星往碎片上澆了勺七脈通神湯,湯液漫過之處,碎片化作銀粉,融入新天契的綢布,“這才是真正的‘萬民’,連知錯的魂魄都能包容?!?/p>
四、新味慶團(tuán)圓
林晚星將萬民印蘸滿地火泉,在新契上按下第一個指印。緊接著,年輕人、少女、胡郎中、孫大姐……七十二家店鋪的主人依次按印,最后連買護(hù)脈餅的孩童都踮著腳,在綢布邊角留下小小的指印。當(dāng)最后一個指印落下時,陶盤里的“萬民合歡糕”突然炸開,化作無數(shù)細(xì)小的糕點(diǎn),飛向每個食客的掌心。
各家攤位的新菜在炊煙中交織成網(wǎng):
-李家面攤的“聚脈籠蒸面”:七層籠屜蒸出的面條各有滋味,上層是清晨的麥香,下層是深夜的醬味,合在一起竟嘗出歲月的味道
-林晚星的“百家印餅”:用纏藤刀將面團(tuán)刻成七十二瓣花形,每瓣裹著不同店鋪的餡料,烤出的餅皮上會顯出對應(yīng)店家的幌子
-年輕人的“星砂粥”:地火泉熬的米粥里撒著隕鐵末,舀起時勺子里會浮著星子,喝下去能看見自己與味脈相連的銀線
-少女的“脈魂餛飩”:面皮里裹著百家面粉,餡料是七種應(yīng)季菜,煮熟后浮在湯面,會擺出“團(tuán)圓”二字
-秦風(fēng)的“合歡陶碗”:每個陶碗都燒著不同的店鋪印記,盛上熱湯后,碗底會顯出該店的招牌菜星圖
-胡榮星的“新契糖畫”:用七味糖漿畫出新天契的模樣,遞給食客時,糖畫會化作對應(yīng)的食材香氣
-孫大姐的“藤葉漿”:豆?jié){里漂著脈藤的嫩葉,喝下去能在舌尖開出小花,花瓣上是自己常去的攤位名
暮色降臨時,新天契被掛在味脈樹的枝椏上。綢布在晚風(fēng)中舒展,上面的指印漸漸連成星圖,與西市的萬家燈火交相輝映。林晚星的纏藤刀插在樹下,刀柄抽出的汁液順著樹根滲入地火眼,總樞深處傳來齒輪轉(zhuǎn)動的輕響,像是無數(shù)人在齊聲歡笑。
年輕人與少女的攤子并排支著,一個教孩子們辨認(rèn)味脈星圖,一個教大家揉“聚脈面”。秦風(fēng)新燒的陶燈籠掛在每家店鋪門口,燈籠里的燭火映著不同的星符,合在一起正是完整的北斗七星。
林晚星望著手腕上終于穩(wěn)定的承脈紋,這次不再是圖案,而是道流動的銀線,一頭連著味脈樹,一頭連著自己的心臟。她知道,這京城的味脈故事,永遠(yuǎn)不會結(jié)束——只要還有人擺攤,還有人吃飯,這煙火織就的脈網(wǎng),就會永遠(yuǎn)流轉(zhuǎn)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