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晨霧送茶,道觀求糕解齋膩
山塢的晨霧還沒散盡,觀里的清玄道長就背著竹簍下了山。竹簍里沒裝尋常的草藥,反倒鋪著層油紙,裹著兩罐密封的野茶——是后山崖壁上采的云霧茶,葉片嫩黃綠亮,曬干后還帶著股清冽的草木香。他穿著件洗得發(fā)白的青布道袍,袖口沾著些露水,腳步輕緩地走到陳晚星家院外,見院門虛掩著,便輕輕叩了叩門環(huán)。
此時謝景淵正蹲在灶房外的石磨旁,研磨著曬干的雞內金粉。石磨轉得慢悠悠,細白的粉末落在竹篩里,篩去粗粒后,只剩細膩的粉末,湊近聞能嗅到股淡淡的焦香。陳晚星則站在木案前,剝著山藥皮——是村里李奶奶昨日送來的鐵棍山藥,表皮帶著淺褐色的斑點,削開后肉質雪白,咬一口脆嫩無絲,還帶著股清甜。
“清玄道長怎么來了?”晚星聽見門響,放下山藥刀迎出去,見道長提著竹簍,連忙側身讓他進屋,“快進來暖一暖,灶上剛燒了熱水。”清玄道長笑著走進院,將竹簍放在石桌上,掀開油紙露出兩罐野茶:“昨日林畫匠送了片你們做的糯米卷,觀里師兄弟吃了都說好——齋飯多是豆制品和腌菜,吃久了總覺得胃里滯澀,那糯米卷酸甜解膩,正合我們的胃口。今日來,是想問問能不能做些更溫和的點心,給觀里的老師傅們當晨點,我用這野茶換?!?/p>
謝景淵停下石磨,擦了擦手走過來:“道長客氣了,這野茶我們求之不得。孫先生前日還說,雞內金能消食化積,山藥能健脾養(yǎng)胃,小米又養(yǎng)人,三者配著做糕,軟糯溫和,不寒不燥,正好適合做晨點。”他指了指竹篩里的雞內金粉,“這是陳禾送的雞內金,我剛磨好,正想著做些點心給村里老人送些?!?/p>
清玄道長捻起一點雞內金粉,放在鼻尖聞了聞:“好東西!我們觀里老人多,脾胃弱,吃這個正好。我還帶了些曬干的紅棗片,是觀里后院的棗樹結的,比農戶家的更甜些,或許能添進糕里。”說著從竹簍側袋里掏出個布包,里面的紅棗片曬干后呈深褐色,果肉厚實,捏碎后能看見細密的糖絲。
晚星接過紅棗片,掰了一小塊放進嘴里,甜香在舌尖散開:“這紅棗片正好!不用額外加糖就能提味。我們還有新收的小米,前幾日磨了粉,細膩得很,做糕底最軟和?!彼D身進了儲物間,拿出個陶甕,倒出些淡黃色的小米粉,粉末細膩無雜質,“這小米是村里張大叔種的,今年收成好,磨粉時過了三遍篩,做出來的糕不會糙?!?/p>
正說著,院外傳來一陣輕快的腳步聲,是阿硯背著小畫夾跑來了,手里還攥著張畫紙:“晚星姐姐!道長爺爺!我畫了觀里的棗樹!”畫紙上,道觀后院的棗樹枝繁葉茂,樹下還擺著個石桌,“師父說,今日要跟道長爺爺學泡茶,我也來幫忙做糕!”
清玄道長笑著摸了摸阿硯的頭:“好啊,等糕做好了,我們用野茶配著吃?!敝x景淵則從灶房拿出個粗瓷碗,盛了些溫水遞給道長:“先喝口水暖暖身,我們這就準備做糕?!?/p>
二、雞內金山藥小米糕·溫和養(yǎng)胃款
-適配場景:道觀晨點、老人加餐、孩童早餐,常溫密封可存5天(放入陶甕,墊油紙),冷藏可存12天(取出后加熱1分鐘更軟糯),口感綿密松軟,無明顯顆粒感,雞內金的淡香、山藥的清甜與小米的醇香融合,不甜不膩、溫和養(yǎng)胃,適合脾胃虛弱的老人、孩童,也可作為齋飯的配餐點心,冷食不刺激、熱食更暖胃。
-基礎原料:
-主料:陳禾送的雞內金粉20g(提前用無油平底鍋小火炒1分鐘,去腥味)、李奶奶送的鐵棍山藥300g(選表皮光滑、無黑斑的,去皮后凈重)、張大叔種的小米粉250g(新磨小米粉,過三遍篩,確保細膩)、清玄道長送的紅棗片80g(剪去棗核,撕成細絲)、土雞蛋3個(村里王嬸換的,蛋黃蛋白分離,蛋黃攪勻備用)、白砂糖30g(分兩份:20g加小米粉,10g打發(fā)蛋白)、純牛奶120ml(鎮(zhèn)上奶鋪換的,無添加,增加奶香)
-輔料:玉米淀粉30g(增加糕體蓬松度,避免塌陷)、無鹽黃油20g(融化后刷模具,防粘,可用無味菜籽油代替)、小蘇打2g(少量添加,使糕體更松軟,不可多放)、檸檬汁5ml(打發(fā)蛋白用,去腥且穩(wěn)定泡沫,無檸檬汁可用白醋代替)、熟白芝麻15g(裝飾用,增加香氣)、圓形蛋糕模具1個(直徑20cm,深5cm,內壁刷油防粘)、蒸鍋1個、電動打蛋器1個(手動打蛋器也可,需多攪拌幾分鐘)、硅膠刮刀1把(翻拌面糊,避免起筋)、細紗布1塊(過濾山藥泥,去纖維)、木勺1個(攪拌小米糊)、油紙(鋪模具底部,防粘)、陶甕1個(儲存用,帶蓋)
-關鍵步驟:
1。處理核心食材:
-山藥去皮后切成2cm見方的小塊,放入蒸鍋,大火蒸15分鐘(蒸至用筷子能輕松戳透,無硬芯);取出后放入大碗,用勺子壓成泥,再用細紗布過濾一遍(去除山藥纖維,使山藥泥更細膩,避免糕體有顆粒感),放至室溫備用。
-紅棗片放入溫水中泡軟5分鐘(泡至棗絲變軟,避免烘烤時過硬),撈出瀝干水分,用剪刀剪成0。3cm寬的細絲,備用;雞內金粉放入無油平底鍋,小火炒1分鐘(炒至粉末微發(fā)黃,聞到焦香即可關火,去除腥味,避免糕體有苦味),放涼備用。
-分離蛋黃與蛋白:將3個雞蛋的蛋黃和蛋白分別打入兩個無油無水的大碗中;蛋白碗中滴入5ml檸檬汁,用電動打蛋器低速打發(fā)至出現(xiàn)魚眼泡,加入10g白砂糖的一半,轉中速打發(fā)至泡沫細膩,再加入剩余白砂糖,高速打發(fā)至硬性發(fā)泡(提起打蛋器能拉出直立的小尖角,不彎曲,蛋白霜穩(wěn)定不塌陷)。
2。調制小米面糊:
-小米粉、玉米淀粉、小蘇打、20g白砂糖和放涼的雞內金粉一起放入大碗中,用木勺輕輕翻拌均勻(避免粉末結塊,確保每種原料混合均勻),制成混合粉類。
-在混合粉類中加入攪勻的蛋黃液和純牛奶,用硅膠刮刀以“Z”字形翻拌(不要畫圈攪拌,避免面糊起筋,導致糕體變硬),直至無干粉顆粒,制成濃稠的小米面糊。
-將過濾好的山藥泥倒入小米面糊中,繼續(xù)用硅膠刮刀翻拌均勻(確保山藥泥與面糊完全融合,面糊呈細膩的糊狀,提起刮刀能緩慢滴落,不結塊);最后加入紅棗絲,輕輕翻拌2-3次(紅棗絲分布均勻即可,避免過度翻拌導致紅棗絲斷裂)。
3?;旌系鞍姿c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