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桂香漫石案,新客攜秋燥
村東頭的老桂樹把枝椏探進阿柚的攤前,細碎的金桂被初秋的風篩落,鋪在攤面的藍布繡帕上——那是阿綾前幾日送來的繡品,繡著榴花的邊角正壓著半罐剛收的白芝麻。阿柚剛把曬透的陳皮丁裝進瓷瓶,就聽見巷口傳來染缸攪動的輕響,一個穿靛藍短打的年輕姑娘提著只木盆走來,盆沿沾著些靛藍染料,袖口卷到小臂,指縫里還留著未洗盡的藍漬,發(fā)間別著枝帶露的桂花。
“阿柚姑娘,我是河對岸染坊的阿藍,”姑娘把木盆放在石案旁,揉著發(fā)酸的胳膊說,“最近趕染秋衣的布料,守著染缸攪大半天,想找些不沾手的吃食,含在嘴里能潤喉,還不能沾了染料——總不能攪著染缸,指尖的糖渣把布染花了?!?/p>
阿柚剛點頭,山道方向又傳來柴刀碰撞的悶響,一個扎著粗布腰帶的少年扛著捆松枝走來,肩上搭著件磨白的麻布短褂,腰間掛著個裝水的葫蘆,是常去后山砍柴的樵夫阿松,抹著額角的汗說:“每天背著柴刀爬兩趟山,砍到晌午就又渴又餓,想帶點耐扛的小食,咬著清甜還頂餓,比啃硬餅子舒服,還不能沾了松針屑?!痹捯粑绰?,一個穿素白布衣的小伙計提著個食盒快步走來,食盒上貼著張“秋露茶”的紅紙,是鎮(zhèn)上茶肆的伙計阿茗,喘著氣說:“茶肆新上了桂花烏龍,掌柜的讓我來問,有沒有能配熱茶的小點心,要清清爽爽的,不搶茶香還解膩,比蜜餞更襯秋茶?!?/p>
初秋的風裹著桂香掠過攤前,阿柚指尖蹭過瓷瓶里的陳皮丁,又瞥了眼阿藍木盆旁放著的新鮮茨菇、阿松腰間葫蘆旁露出來的野山楂,忽然覺得這秋燥里的桂香,藏著比仲夏更清潤的甘甜味。
二、三款初秋新食,適配染匠與樵夫
(一)茨菇馬蹄凍·染匠潤喉款
-適配場景:染缸前久坐、細活加餐,柔潤不沾手,常溫耐放
-基礎原料:
-主料:新鮮茨菇2個(約150g,選圓實的,去皮切小丁)、馬蹄(荸薺)3個(約100g,去皮切薄片)、純藕粉25g(無添加糖,增稠定型)、吉利丁片9g(食用級,分兩份)、老冰糖20g(敲碎,甜度溫和不齁)
-輔料:純凈水220ml(分兩份,煮茨菇、調藕粉用)、桂花露5ml(增桂香,可選)、長方形硅膠模具(5cmx3cm,無涂層)、食用糯米紙(剪成模具大小,墊底部防粘)、干桂花3g(撒表面增香)
-關鍵步驟:
1。處理茨菇與馬蹄:茨菇丁放入沸水中焯2分鐘(去澀保脆),撈出過涼水瀝干;馬蹄片放入沸水中焯1分鐘(去生),撈出瀝干備用;取一半茨菇丁切成更細的碎末(增加口感層次)。
2。煮制基底液與融吉利丁:小鍋倒入150ml純凈水,放入茨菇丁、茨菇碎、馬蹄片,加老冰糖,小火煮5分鐘至糖融化、食材變軟,關火后撈出部分固體食材(留少量增加口感),留下基底液放涼至40c;取6g吉利丁片用冷水泡軟(約5分鐘),擠干水分放入基底液中,攪拌至完全融化。
3。調藕粉漿與混合:純藕粉加70ml純凈水,邊加邊攪拌至無顆粒的稀漿(避免結塊),緩緩倒入吉利丁基底液中,邊倒邊攪拌,防止藕粉結塊;加入桂花露(不喜可省略),輕輕攪勻,過一遍細篩(保證凍體細膩,避免食材硬邊)。
4。裝模定型與裝飾:硅膠模具底部墊糯米紙,倒入混合液至九分滿,輕輕震模具排出氣泡,撒上干桂花,放入冰箱冷藏2小時至完全凝固;脫模后用糯米紙單獨包裹,裝入密封袋。
5。成品特點:凍體呈淡白色,透著茨菇的嫩白與馬蹄的半透明,入口柔潤不粘牙,茨菇的清甜混著馬蹄的脆爽,含在嘴里能潤開秋燥引起的喉嚨干澀,捏在指尖不沾手——阿藍守著染缸攪到午后,捏起一塊放在唇邊,不用動手掰,含著就慢慢化了,指縫的藍漬也沒沾到凍體上。她裝了四塊放進木盆旁的小竹盒:“攪著染缸待一下午,含兩塊凍,喉嚨不燥了,胳膊也不酸,比含潤喉糖還舒服”,這便成了“阿柚茨菇馬蹄凍”。
(二)山楂芝麻糕·樵夫頂餓款
-適配場景:山路砍柴、戶外加餐,耐扛抗餓,清甜解乏
-基礎原料:
-主料:新鮮山楂200g(選熟透的,去核去蒂)、熟白芝麻30g(分兩份,增香防粘)、白砂糖45g(分兩份,調節(jié)甜度)、玉米淀粉25g(增加糕體韌性)、麥芽糖20g(增加黏合度,耐存放)
-輔料:純凈水90ml(煮山楂用)、低筋面粉15g(輔助成型,避免過軟)、食用油5ml(刷烤盤用)、蜂蜜8g(增加潤感)
-關鍵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