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暖陽憶舊,一口念想的食客期許
閩式海蠣煎的鍋氣還在“星語花坊”的后廚殘留,冬日的暖陽難得穿透云層,將店鋪門前的石板路曬得暖融融的。周二午后,常客張爺爺拄著拐杖走進來,手里捏著一張泛黃的老照片:“晚星啊,昨天整理舊物,看到這張年輕時在北京吃豌豆黃的照片,嘴里就泛甜了。你們家能不能做這個?老年人牙口不好,就愛這口綿密的甜食,配著茉莉花茶吃,解膩又暖胃?!?/p>
林晚星連忙扶張爺爺坐下,接過照片一看,老式茶攤上擺著瓷盤,里面盛著嫩黃的豌豆黃,透著老北京的煙火氣:“張爺爺,這豌豆黃看著就好吃!我之前在點心鋪買過,就是不知道怎么把豌豆煮得這么綿密。景淵哥應(yīng)該會研究吧?”說著朝正在整理茶葉罐的謝景淵喊了一聲。
謝景淵放下手里的茶罐走過來,湊到照片前看了看,眼底泛起溫和的光:“豌豆黃是老北京經(jīng)典小吃,關(guān)鍵在豌豆的挑選和熬煮的火候。我之前查過正宗做法,得用去皮的干豌豆,煮到一捻就碎,再壓成泥加糖熬稠,放涼后凝固,吃著才綿密不噎人?,F(xiàn)在天涼,吃塊涼絲絲的豌豆黃再喝口熱茶,舒服得很,咱們試試?!?/p>
“太好了!”林晚星趕緊記下要點,“我這就去買干豌豆和冰糖,就是豌豆要不要提前泡?熬的時候用不用過篩?”謝景淵拿出手機翻出配方筆記:“干豌豆得提前泡8小時,泡到能輕松捏開豆皮;煮好后一定要過篩,這樣豌豆泥才細膩,避免有顆粒感。對了,還可以加一點點黃油,增香還能讓口感更順滑,不過傳統(tǒng)做法不加,咱們可以做兩個版本,滿足不同顧客?!?/p>
張爺爺在一旁補充:“對,冰糖別放太多,太甜會膩;也別太稀,不然凝固不了,得像豆腐塊一樣扎實。”林晚星連忙應(yīng)下,當天下午就和謝景淵分工:她負責(zé)泡豌豆、剝豆皮,謝景淵則準備工具、調(diào)試甜度,后廚里漸漸飄起豌豆的清香,藏著京味小吃獨有的醇厚清甜。
二、綿密細膩·京味豌豆黃
-適配場景:老北京傳統(tǒng)甜食,口感綿密細膩,味道清甜不膩,適合秋冬季節(jié)作為下午茶點心、餐后解膩食品或老人兒童的零食。尤其適合中老年食客、甜食愛好者和茶友,搭配茉莉花茶、普洱茶或紅茶食用最佳,冷藏后食用口感更清爽,現(xiàn)做現(xiàn)吃風(fēng)味最好,剩余的可放入冰箱冷藏(保存3天內(nèi)),食用前無需加熱,直接切塊即可,避免常溫放置過久,易變質(zhì)變軟。
-基礎(chǔ)原料(約制作12塊,每塊約80克):
-主料:
-豌豆:去皮干豌豆500克(優(yōu)選圓粒去皮豌豆,煮后易爛,避免用帶皮豌豆,需手動去皮,耗時且口感粗糙)、清水1500毫升(泡豌豆和煮豌豆用)。
-調(diào)味與增香:冰糖200克(優(yōu)選老冰糖,甜度溫潤,避免用白砂糖,風(fēng)味偏寡)、黃油15克(增香順滑,可選,傳統(tǒng)版不加)、清水200毫升(熬煮豌豆泥用)、桂花蜜10克(表面淋醬,增香,可選)、熟芝麻5克(點綴,可選)。
-工具:高壓鍋1個(煮豌豆用,省時且易煮爛,若無高壓鍋可用普通鍋,需延長煮制時間)、料理機1臺(攪打豌豆泥用,可選,手動壓泥需用細篩)、細篩1個(過濾豌豆泥用,孔徑0。5毫米最佳,確保細膩)、不粘鍋1個(熬煮豌豆泥用,避免糊底)、方形模具1個(20x20厘米,鋪油紙,方便脫模)、刮刀1把(攪拌豌豆泥用)、菜刀1把(切塊用)、大碗2個(泡豌豆和裝豌豆泥用)、廚房紙若干(吸干模具水分)。
-關(guān)鍵步驟:
1。處理豌豆(細膩的核心):
-去皮干豌豆放入大碗中,加入1000毫升清水,浸泡8小時(或過夜,期間可換1次水,避免豌豆變質(zhì)),泡至豌豆膨脹、用手指能輕松捏碎(泡透的豌豆煮后易爛,節(jié)省時間)。
-泡好的豌豆撈出,用清水沖洗2次,瀝干水分;若仍有少量未去皮的豌豆,用手輕輕搓掉豆皮(豆皮會影響口感,需盡量去除),再次沖洗干凈,備用。
2。煮制豌豆(綿密的核心):
-將處理好的豌豆放入高壓鍋中,加入500毫升清水(水量沒過豌豆1厘米即可,水量過多會導(dǎo)致后續(xù)熬煮時間變長),蓋上鍋蓋,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壓20分鐘(直至豌豆一捻就碎,無硬芯)。
-若用普通鍋,加入800毫升清水,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煮40-50分鐘,期間需不時攪拌,避免豌豆粘底,直至豌豆煮爛,備用。
3。制作豌豆泥(順滑的核心):
-煮爛的豌豆連同少量湯汁一起倒入料理機中,攪打成細膩的豌豆泥(若湯汁過多,需先倒掉部分,避免豌豆泥過?。蝗羰謩又谱?,將煮爛的豌豆放入細篩中,用刮刀反復(fù)按壓,過濾出細膩的豌豆泥,殘渣丟棄(此步驟需耐心,確保無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