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暮冬盼暖,一口糯香的食客牽掛
“星語花坊”里的生煎香氣還未完全消散,暮冬的寒風(fēng)就裹著細碎的雪粒,輕輕敲打著店門的玻璃。周一的傍晚,天色剛暗下來,??屠钅棠叹凸窈竦拿迖碜哌M來,手里還提著一個布袋子,里面裝著幾塊曬干的黃糖,笑著朝林晚星招手:“晚星啊,前幾天降溫,我家小孫女總喊著想吃甜的暖身子,我就想起早年在四川親戚家吃的紅糖糍粑了——外脆里糯,裹著黏糊糊的紅糖漿,咬一口滿嘴甜香,你們倆能不能試著做一做?”
林晚星連忙迎上去,接過布袋子,指尖觸到黃糖的粗糙紋理,心里泛起一陣暖意。她轉(zhuǎn)頭看向正在擦拭櫥窗的謝景淵,眼里帶著幾分好奇:“景淵哥,我只在火鍋店吃過紅糖糍粑,咱們能做出那種‘外脆內(nèi)糯不粘牙’的口感嗎?我記得之前在家試做過一次,要么炸得太硬,要么裹糖的時候都粘在盤子上了?!?/p>
謝景淵擦完最后一塊玻璃,走過來拿起一塊黃糖看了看,指尖在糖塊上輕輕摩挲:“川式紅糖糍粑的關(guān)鍵在兩點,一是糯米的浸泡和蒸制,要蒸得軟糯卻有嚼勁,不能夾生;二是紅糖漿的熬制,得熬到粘稠能掛住糍粑,還不能太甜膩。我之前查過四川老字號的配方,得用圓粒糯米,提前泡4小時以上,蒸好后要趁熱捶打,讓糍粑更有韌性;紅糖要加少量水和冰糖熬,既能中和甜度,又能讓糖漿更亮。現(xiàn)在天冷,熱乎的糍粑裹著紅糖漿,吃著暖手又暖身子,咱們可以試試?!?/p>
李奶奶一聽立刻笑了,連忙補充:“對!外面一定要煎得有點脆,里面要軟乎乎的;紅糖漿別太稀,不然裹不住糍粑,也別太稠,不然粘牙。我家小孫女牙口不好,要是能做得軟一點,就再好不過了?!绷滞硇勤s緊拿筆記下,轉(zhuǎn)身就去庫房找糯米:“我這就去買糯米和熟黃豆粉,就是糯米泡多久最合適?蒸的時候要不要蓋保鮮膜?”
謝景淵打開手機里的食譜文檔,調(diào)出存好的步驟:“糯米用300克,提前用清水泡6小時,泡到用手指能輕松捏碎就行;蒸的時候在蒸籠里墊紗布,撒點清水,不用蓋保鮮膜,蒸40分鐘剛好;蒸好后趁熱倒在案板上,用搟面杖捶打10分鐘,讓糯米更黏合,糍粑才會有嚼勁。放心,按這個步驟來,肯定能做出外脆內(nèi)糯的口感?!?/p>
當天晚上,“星語花坊”的后廚就飄起了糯米的清香。林晚星負責泡糯米、洗黃豆,謝景淵則忙著清洗蒸籠、準備紅糖,暖黃的燈光落在他們身上,像極了紅糖糍粑即將帶來的甜暖滋味。
二、甜糯交融·川式紅糖糍粑
-適配場景:四川經(jīng)典傳統(tǒng)小吃,外脆內(nèi)糯,裹著香甜的紅糖漿和醇香的黃豆粉,適合作為下午茶、夜宵或餐后甜點。尤其適合老人、孩子和喜歡甜食的食客,搭配熱牛奶或姜茶食用最佳,現(xiàn)做現(xiàn)吃口感最好(出鍋后晾30秒再吃,避免燙傷),剩余的可放入冰箱冷藏(保存2天內(nèi)),食用前用平底鍋小火煎2分鐘復(fù)熱,或用微波爐加熱15秒,復(fù)熱后需重新裹少量紅糖漿,避免口感變干。
-基礎(chǔ)原料(約制作8塊,每塊50克):
-主料(糍粑胚):
-圓粒糯米300克(優(yōu)選顆粒飽滿、無雜質(zhì)的圓糯米,黏性比長糯米更強,口感更軟糯;避免用糯米粉直接沖泡,缺乏嚼勁,不符合傳統(tǒng)口感)。
-清水50毫升(蒸糯米時用,增加濕度,避免蒸出的糯米過干)。
-食用油10毫升(捶打糯米時用,防止粘連,可選玉米油或菜籽油,無特殊氣味即可)。
-主料(紅糖漿):
-老紅糖100克(優(yōu)選塊狀老紅糖,甜度溫和,帶有焦香;避免用赤砂糖,風(fēng)味較淡,可選云南手工紅糖,香氣更濃)。
-冰糖30克(中和紅糖的甜膩感,增加糖漿的光澤度,不可省略,若沒有冰糖,可用20克白砂糖替代)。
-清水80毫升(熬糖漿時用,控制糖漿濃度,水量過多糖漿過稀,過少易糊)。
-輔料與工具:
-輔料:熟黃豆粉50克(增加醇香口感,解膩,優(yōu)選現(xiàn)磨熟黃豆粉,無添加糖版本,避免過甜;若沒有熟黃豆粉,可用熟芝麻粉替代,風(fēng)味略不同)。
-工具:蒸籠1個(蒸糯米用,優(yōu)選竹制蒸籠,透氣性好,蒸出的糯米更軟糯;若無蒸籠,可用蒸鍋代替,在蒸屜上墊紗布)。
-紗布1塊(蒸糯米時用,防止糯米粘在蒸籠上,選細密的醫(yī)用紗布,避免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