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吳宏業(yè)結(jié)識了后來成為他女朋友的馬建華。馬建華來自山西,她幫助楊樹彬等人聯(lián)系了山西興縣的一些關系,通過這些關系,他們獲得了假的戶籍證明。
楊樹彬計劃先在山西省的偏遠農(nóng)村落戶,這樣不會引起太多關注,然后再根據(jù)包頭市買房落戶的政策,通過在當?shù)刭徶蒙唐贩?,將戶口遷到包頭,從而實現(xiàn)徹底的"漂白"。
這一計劃非常順利地實施了。楊樹彬和他的家人、張玉良、吳宏業(yè)都成功地在山西興縣獲得了新的戶籍,然后遷移到了包頭。
更令人震驚的是,楊樹彬的母親和弟弟的戶籍是從河南省赤城縣邵元鄉(xiāng)遷出的。據(jù)調(diào)查,2003年到2008年間,河南省赤城縣的戶籍管理權歸屬于各鄉(xiāng)鎮(zhèn)派出所。由于邵元鄉(xiāng)派出所多次搬遷,部分檔案遺失,其中就包括劉鳳云和楊樹凱的落戶文件,導致當年邵元鄉(xiāng)派出所到底是何人為他們辦理的戶籍至今仍是個謎。
這起案件曝光后,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經(jīng)過調(diào)查,共有16名警官因為為罪犯"漂白"身份而受到了處罰。其中,山西省興縣公安局2人被逮捕,4人被開除公職,6人被撤職。同時,興縣自2003年以來的三任公安局長都受到了處分,山西省呂梁市公安局局長也被責令向當?shù)毓矎d做出深刻檢查。
這起案件不僅揭露了犯罪分子的狡猾和殘忍,也暴露了一些地方公安機關存在的腐敗問題,引起了全國公安系統(tǒng)的深刻反思。
七、法律的審判與社會反思
7。1正義的宣判
2013年,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楊樹彬、張玉良、吳宏業(yè)、戢紅杰四名被告人進行了公開審理。
公訴機關指控四名被告人犯有故意殺人罪、搶劫罪和綁架罪,犯罪情節(jié)特別惡劣,后果特別嚴重,社會危害性極大,應依法嚴懲。
在法庭上,四名被告人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楊樹彬在最后陳述中表示,他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后悔,愿意接受法律的制裁。
經(jīng)過審理,法院認為,被告人楊樹彬、張玉良、吳宏業(yè)、戢紅杰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暴力手段搶劫他人財物,并在搶劫過程中故意殺害被害人,其行為已構成搶劫罪和故意殺人罪。被告人楊樹彬、張玉良、吳宏業(yè)還實施了綁架行為,其行為已構成綁架罪。四名被告人的犯罪情節(jié)特別惡劣,手段特別殘忍,后果特別嚴重,應依法嚴懲。
最終,法院做出如下判決:
被告人楊樹彬犯搶劫罪、故意殺人罪、綁架罪,數(shù)罪并罰,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chǎn)。
被告人張玉良犯搶劫罪、故意殺人罪、綁架罪,數(shù)罪并罰,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chǎn)。
被告人吳宏業(yè)犯搶劫罪、故意殺人罪、綁架罪,數(shù)罪并罰,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chǎn)。
被告人戢紅杰犯搶劫罪、故意殺人罪,數(shù)罪并罰,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部分財產(chǎn)。
一審宣判后,四名被告人均表示不上訴。2014年,經(jīng)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楊樹彬、張玉良、吳宏業(yè)被依法執(zhí)行死刑。戢紅杰則在監(jiān)獄中服刑,開始了她漫長的贖罪之路。
7。2案件背后的社會問題
吉林"911特大殺人碎尸案"雖然已經(jīng)畫上了句號,但這起案件引發(fā)的社會思考卻遠未結(jié)束。這起案件背后反映出了一系列值得關注的社會問題:
首先,青少年犯罪問題。楊樹彬、張玉良等人的犯罪生涯始于青少年時期。楊樹彬在23歲時就犯下了殺人罪,張玉良在28歲時開始參與犯罪。他們的犯罪行為不僅給受害者及其家庭帶來了巨大的傷害,也毀了自己的一生。這提醒我們,預防青少年犯罪,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流動人口管理問題。楊樹彬團伙能夠在多個城市流竄作案而不被發(fā)現(xiàn),與當時的流動人口管理制度不完善有一定關系。這起案件后,我國加強了對流動人口的管理,建立了更加完善的人口信息系統(tǒng),為打擊犯罪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三,戶籍管理漏洞問題。楊樹彬團伙能夠成功"漂白"身份,與當時的戶籍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有關。這起案件后,我國對戶籍管理制度進行了改革,加強了對戶籍信息的審核和管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fā)生。
第四,警察腐敗問題。這起案件中,16名警官因為為罪犯"漂白"身份而受到處罰,這反映出當時一些地方公安機關存在的腐敗問題。這起案件后,我國加強了對公安隊伍的建設和管理,加大了對腐敗行為的打擊力度。
第五,娛樂場所管理問題。楊樹彬團伙多次在娛樂場所尋找作案目標,這反映出當時一些娛樂場所存在的管理問題。這起案件后,我國加強了對娛樂場所的監(jiān)管,規(guī)范了娛樂場所的經(jīng)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