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
以燈心草作為藥引,與其他藥物一同置于鍋中,添入適量的水來煎煮,待煎好后,服用所煎出的藥湯。
(方歌)清熱退翳消云翳,梔連木賊芍生地,羚羊龍膽銀柴胡,蟬蛻甘草菊蒺藜。
逍遙散(方劑見“肝疳”相關內容)。
羊肝散
青羊肝(一具,去筋膜,切韭葉厚片)
人參
羌活
白術(土炒)
蛤粉(各等分)
把上述藥材都研磨成細粉末,使其充分混合均勻備用。將藥物放置在荷葉上,鋪成約銅錢厚度的一層,接著鋪一層肝臟,包裹緊實。外面再用嶄新且成色足的青布包好,然后蒸熟,讓患兒隨意食用。要是患兒不愿吃,或者夏季擔心藥物腐壞,就把它曬干后再研成粉末,早晚用白開水調服。服完這些藥后再按原方配制,直到病好為止。如果患兒體內有熱,就減少人參的用量。
鼻疳
疳熱向上攻沖肺部會導致鼻疳。癥狀為鼻塞,鼻子發(fā)紅、瘙癢、疼痛難以忍受,皮膚糜爛并蔓延至嘴唇周圍,伴有咳嗽、呼吸急促、毛發(fā)干枯。熱邪強盛時,清金化毒的藥物療效顯著;若有疳蟲侵蝕鼻子,就用化蟲丸。調敷患處需要用鼻疳散,吹鼻則蟬殼散效果神奇。
【注釋】鼻疳,是由于疳熱攻沖肺部所引發(fā)。因為鼻子是肺的竅道,所以發(fā)病時會出現(xiàn)鼻塞,鼻子發(fā)紅、瘙癢、疼痛,進而皮膚糜爛并逐漸蔓延至嘴唇周邊形成瘡瘍,還伴有咳嗽、呼吸急促、毛發(fā)焦枯的癥狀。如果體內熱邪強盛,適宜用清金散、蔣氏化毒丹來治療;若是有疳蟲侵蝕鼻子,就使用化蟲丸。同時,可外用鼻疳散敷在患處,或者用吹鼻蟬殼散吹入鼻腔內。
清金散
生梔子
黃芩
枇杷葉(蜜炙)
生地黃
花粉
連翹(去心)
麥冬(去心)
薄荷
元參
生甘草
桔梗
取燈心草作為藥引,與其他藥材一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進行煎煮,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藥液。
(方歌)清金散治肺壅熱,梔子黃芩枇杷葉,生地花粉翹麥冬,薄荷元參甘草桔。
蔣氏化毒丹(方劑見“胎赤”相關內容)。
化蟲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