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淋若是因為肺熱而難以清肅,可用八正散加石葦、木香、冬葵子、沉香。若是內傷導致氣虛,水液不能運化,五苓散配合補中益氣湯自然能通利有效。
【注釋】氣淋因肺熱難清肅時,方劑為八正散添加石葦、木香、冬葵子、沉香。內傷氣虛致水液不運化時,用五苓散與補中益氣湯合用。
補中益氣湯合五苓散
清心蓮子飲
勞淋若因內傷引起,勞損脾臟可用補中益氣湯合五苓散,勞傷腎陽用金匱腎氣湯,勞傷腎陰用知柏地黃湯。若因思慮勞心導致,宜用清心蓮子飲,此藥由蓮子、地骨皮、黃芪、黃芩、車前子、麥門冬、生甘草、人參、白茯苓組成。
【注釋】當勞淋是由內傷所致時,如果是勞損了脾臟,就使用補中益氣湯與五苓散聯(lián)合應用。要是勞傷了腎陽,應選用金匱腎氣湯。若是勞傷了腎陰,則用知柏地黃湯。要是因為過度思慮而勞心引發(fā)勞淋,就適宜服用清心蓮子飲。這個方劑的組成藥物是蓮子、地骨皮、黃芪、黃芩、車前子、麥門冬、生甘草、人參以及白茯苓。
琥珀散
痰淋可用七氣湯合青州白丸子治療,若痰淋伴有熱燥,需清熱滋陰。各種淋證都可使用較為平和的方劑,即由琥珀、木香、冬葵子、扁蓄、木通、滑石、當歸、郁金組成的方子。
【注釋】“七氣湯”可在論述各種氣病的篇章中找到?!扒嘀莅淄枳印笨稍陬愃浦酗L病癥的篇章中找到。“滋陰”所指的藥物是通關丸?!澳尽敝改鞠?,“葵”指冬葵子。
桂附地黃丸
補中益氣湯加白果方
坎離既濟湯加山萸肉五味子方
遺尿、小便失禁以及淋證且尿液色白,可用桂附地黃丸合補中益氣湯加白果來煎服。若以此治療后無效,或者尿液顏色發(fā)紅,可選用由生地、知母、黃柏、山萸肉、五味子組成的方劑。
【注釋】出現(xiàn)遺尿、小便失禁,以及各類淋癥且尿液顏色呈白色的情況,都屬于寒虛之癥。若是寒證,可使用桂附地黃湯加白果;若是虛證,則用補中益氣湯加白果。凡是遺尿、小便失禁及各類淋證,若尿液顏色發(fā)紅,或者使用上述補益方法后沒有效果的,也存在熱虛的情況,此時宜用坎離既濟湯,即生地、知母、黃柏,再加山萸肉、五味子組成的方劑。
大便燥結總括
熱燥屬于陽結,患者能進食且脈象浮數(shù)有力,常與三陽經熱證同時出現(xiàn)。寒燥屬于陰結,患者不能進食且脈象沉遲有力,常與三陰經寒證同時出現(xiàn)。實燥是胃中實熱結聚導致的大便堅硬干燥,常與腹部脹滿疼痛同時出現(xiàn)。虛燥是脾虛所致,先出現(xiàn)大便堅硬,后轉為溏便,常與氣短、腹部拘縮同時出現(xiàn)。氣燥是氣道阻隔引起的干燥,常與噎膈、反胃同時出現(xiàn)。血燥是血液干枯導致的干燥,常與久病、年老體虛同時出現(xiàn)。風燥是長期患有風病導致的干燥,應從風病論治。直腸結是指燥屎堅硬,結在肛門難以排出的情況,應采用導便之法治療。
【注釋】熱燥也就是陽結,這類患者具有能夠進食的特點,其脈象呈現(xiàn)浮數(shù)且有力的狀態(tài),并且往往會和三陽經的熱證一同出現(xiàn)。寒燥指的就是陰結,此類患者表現(xiàn)為不能進食,脈象是沉遲且有力,常常與三陰經的寒證一并呈現(xiàn)。實燥意味著胃中因實熱結聚而使得大便堅硬干燥,一般會和腹部脹滿疼痛的癥狀同時出現(xiàn)。虛燥乃是由于脾虛造成的,先是出現(xiàn)大便堅硬的情況,之后又轉變?yōu)殇绫悖瑫r會伴有氣短以及腹部拘縮的癥狀。氣燥是由于氣道受到阻隔從而引發(fā)的干燥現(xiàn)象,經常會和噎膈、反胃等癥狀同時存在。血燥是因為血液干枯而產生的干燥,多見于久病之人或者年老體虛者。風燥是指長期患有風病所導致的干燥癥狀,治療時應當按照風病的治療方法來處理。直腸結指的是燥屎變得巨大且堅硬,結聚在肛門部位難以排出的干燥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應當采用導便的方法來進行治療。
結燥治法
溫脾湯
握藥法
對于熱實之癥且脾約的情況,可選用三種承氣湯。寒實之癥,可用備急丸和溫脾湯。溫脾湯由大黃、干姜、附子、肉桂、甘草、厚樸組成。寒虛之癥,宜用硫半丸和握藥治療。虛燥之癥,在補中益氣湯基礎上加用大黃、芒硝。血燥之癥,宜用潤腸丸或更衣丸。氣燥之癥,可選用四磨湯或人參利膈丸。風燥之癥,適宜用搜風順氣丸。
【注釋】溫脾湯,其藥物組成是大黃、干姜、附子、肉桂、甘草、厚樸。硫半丸,由硫黃、半夏組成。握藥,是將巴豆仁、干姜、韭子、良姜、甘遂、白檳榔各取五分,研磨成末后混合均勻,用飲用水調和分成兩粒。先使用花椒湯洗手,再用麻油涂抹手心,握住藥丸,過一段時間就會泄瀉,若想停止泄瀉就用冷水洗手。益氣,指的是補中益氣湯,在此基礎上加入大黃、樸消(即芒硝)。潤腸丸,由當歸、生地、枳殼、桃仁、火麻仁各等份,研磨成末后,用蜂蜜制成藥丸,早晨用米湯送服。更衣丸,將生蘆薈、朱砂末按等份混合,用飯制成藥丸,用酒送服。四磨湯,由人參、烏藥、沉香、檳榔組成。參利膈,指的是人
參利膈丸。搜風順氣,指的是搜風順氣丸。